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箱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24 年,我国启动发行 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超长期特别国债究竟聚焦于哪些支持领域,又有哪些相关政策文件作为支撑呢?
超长期特别国债,一般指发行期限在 10 年以上,为特定目标发行且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此次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投向 “两重两新” 领域。
“两重” 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其资金覆盖八大核心领域,细分 17 项重点任务,并在 2025 年新增 3 项投向。在粮食安全方面,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中型灌区改造及产粮大县公共设施升级,落实 “藏粮于地” 战略。能源与产业链安全领域,资金投向能源原材料保供、绿色智能电网、油气储备设施,以及芯片、新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城市与生态基建重点改造城市地下隐患管线,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支持长江黄河生态修复、固废处理等绿色项目。交通物流与边疆发展上,新增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完善综合交通枢纽,推进边境口岸扩能、兴边富民试点城镇建设。社会事业与公共保障则加强农民工市民化配套的医疗、教育、养老设施,补足县域公共服务短板。2025 年新增的大中型引调水工程、设施农业、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凸显对水资源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视。
“两新” 领域激发内需活力。3000 亿元资金通过 “设备更新 + 以旧换新” 双轮驱动,撬动万亿级市场。工业领域中,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迎来绿色化改造;农业方面,智能农机、冷链物流设备得以升级;民生领域,医疗影像设备、校园智慧教室实现更新,2025 年还扩展至电子信息产业(如半导体产线)、设施农业(温室智能化)等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涵盖汽车、家电、家装等。汽车领域有新能源车置换补贴;家电领域推广节能冰箱、空调等;家装领域给予绿色建材补贴,推动存量房改造。
关键政策文件指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通知》(发改投资〔2024〕567号)
《财政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24〕23号)
《关于加强国债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的意见》(财办〔2024〕11号)
从政策文件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 2024 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细化政策,如《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统筹安排 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扩大支持范围、优化组织方式、提升补贴标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超长期特别国债以精准的支持领域和明确的政策导向,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激发内需潜力等方面持续发挥关键作用,值得持续关注其后续进展与成效。如需进一步了解申报细则或政策解读,可咨询当地发改委或专业服务机构,获取针对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