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铺天盖地都是这个“双减政策”话题,有褒有贬。
本来嘛,万种家庭万个样,又不可能培养出相同的孩子。
今天跟群里的家长讨论一个特别引起共鸣的话题:双减政策,咱们到底拼什么?
说说拼天赋的孩子:
这类孩子智商超群,即使到了小高年级才接触奥数,那也是打开潘多拉宝盒一样。到了初高中完全走竞赛路子,这种天赋的牛娃非普通家长生得出来、造得出来的。
说说拼家长的孩子:
别说研究生学历了,双料博士的家长有多少?爸爸负责数理化、妈妈负责语英史。学霸的父母还有自己一套学习方法,打小熏陶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差?
再看拼特长的孩子:
体、音、美练好了直接保送清北,这里面也包含天赋的因素,当然了,资源、氛围很重要。艺术世家的孩子,拿出来一个就是顶流。
最后拼努力的孩子:
大多数人选择走这条路子,我也是。前面三个都占不上,只能忽悠、激励普娃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有点干巴巴的加油感,但也只能尽到这一份力了。
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