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听有的夫妻,自始至终,琴瑟和鸣,从无争吵。实在令人羡慕。
但这样的概率实在太小。这种好事实在落不到如你我这般平常人身上。
夫妻相处,向来艰难。彼此的家庭背景与生活习惯差异不小。性格中的种种偏执谁也不比谁少。朝夕相处,焉能不吵架?不发生摩擦?
我家赵同志是个正经而严谨的人,正经到不能开过分的玩笑,严谨到容易上纲上线。
那天他们仨和爷爷奶奶视频。小妞说我爸爸又喝酒了。之前因为喝酒,老赵同志被父母数落过,现在这两个小奸细向她奶奶汇报上了希望他爸再被数落,他们好乘机哈哈笑。接下来小妞又冒出一句:我爸爸还和别的女的泡澡了。赵同志仍旧笑着说别胡说,没那回事。反复强调了好几次。
其实,孩子的话,大人一般都不会当真。童言无忌嘛。
然而,挂了电话,那个二愣子的笑脸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怒不可遏的呵斥,说一个小孩怎么胡说八道,都是你这个当妈的平时说,她跟着学的。要是不分场合乱说怎么办?
我去,我什么时候说过他和女人泡澡了,那个火蹭蹭往上蹿。于是你来我去,一顿吵。
孩子说的话,谁会当真,即使有不妥,告诉她便是,至于气得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吗?
儿子看我俩吵架,默默地回里屋了。女儿坐我对面画曼陀罗,眼泪滴答滴答地往下掉。
本来气得半死的我看到这情境,再想想文章还没更新,算了,懒得吵了。
拍桌子谁不会啊?可是孩子在看着呢。
马上闭嘴,调整呼吸。假装若无其事地和女儿讨论她的画。假装了一会慢慢地好像就真的若无其事了。
我干嘛跟自己过不去?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不能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
然后我写我的作文,小妞画她的画。我还放了音乐。家里的氛围又开始趋于平和。
儿子也出来坐在我们旁边鼓捣他的玩具。
我们三个其乐融融!
赵同志的气好像还没消,自己洗洗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小妞已经忘了昨晚的不愉快。大声叫着,爸爸,你看我在哪里?
我做好早餐喊他们吃饭。
‘’哎,吃完饭你去送孩子上外教课还是我去"?
"还是你去吧,我有点工作要做‘’。
‘’那也行,下午小妞要去动物园喂动物,你要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