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丢了半张藏宝图(1)》

本文来自专题 :"你和你的小说"

投稿请参照 :"你和你的小说"专题简介以及"你和你的小说"专题收稿标准

"斯"文员 :长腿学姐

原文作者 :可名名兮

原文链接 :《我丢了半张藏宝图(1)》


半张藏宝图,听着充满神秘感,但是整篇读下来并没有感到神秘,反而是觉得平淡无奇。作为短篇连载故事的第一篇,环境烘托不到位,细节处理不够细致,应该交代清楚的东西倒是一笔带过,需要一笔带过的剧情却是繁繁复复。

1. 关于人物的描写

张一一作为两家的信使,并且是n代祖传,前面描写的是一个干练忠实的形象,转而却又成为一个多嘴八卦的人物。冲突。

而陆小陆的出现,堪称突如其来,毫无前情。刘阿爹在悲伤呢,关陆小陆什么事,莫名其妙被出场,且一出场立刻就被冠以重任。对于这节奏,是否应该给点铺垫或缓冲呢,不然太显突兀。

另外,其实这只是故事的第一章,节奏不用太紧凑,这样开篇就容易让人觉得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和立体。我建议,其实可以明暗线交叉描写,让人物更鲜活。

2. 关于故事情节的描写

很不客气地说,文章写得很乱。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写完文章再读一遍的习惯,如果没有,我真的建议写完再好好过一遍;如果有,那我希望作者写完以第三方,即陌生读者的心态再看看全文。

因为,文中很多句子是偏口水化,又不通顺的。

例:

a. "这听的刘小刘一顿,心里盘算着什么。刘小刘默默记下了出国留学这几个字,"

动词后面应接“得”,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听得刘小刘一顿”是什么鬼?这是肢体描写,还是心理描写?

b. “想到这,刘小刘就铁定放出所有手段让老爹让她去留学。想着想着,就把眼睛都笑成月亮了。”

这句话,作者可以自己读一读。

c. 在路上颠簸了好几天,终于到了日本的学校。

这句缺少主语。

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此外,陆小陆自我介绍之后看了一眼刘小刘就看上了她。这里我有点疑问,如果说陆小陆不认识她,我觉得不太合理啊,毕竟背景是民国初年,两家又是对门。那就算不认识,可后文又直接写陆小陆知道她是刘家的(原文作者写了陆家,应该是笔误)。前后这样写,个人觉得在逻辑合理性上有些牵强来着。

3. 关于环境的描写。

全文的大背景是民国初年,这点可取。但是对于小环境的着墨几乎没有,我觉得这点就不可取了。没有小环境的描写,人物就不会饱满,情节也会显得干巴巴,这对写中长篇小说来说是一大败笔。

4. 关于小说的引子

半张藏宝图,全文仅有一处描写,还是空降的形式,没有前后文联系。就连看上小姑娘也是毫无悬念,先看上姑娘了,才解释了一下为什么看上,有点多此一举。并且读完本篇,以为就此结束了,下一章的伏笔呢?

另,文章中双引号,双引号,双引号,可以好好检查一番。

至于优点,我觉得还是有的。

1)标题有吸引力,以此张开的故事也有可看性;

2)"最近刘阿爹正愁着没什么生意,已经好多天睡不着觉了,估计对门的陆阿爹也应该烦着吧,这样想着,刘阿爹心里就舒坦了许多。"这段描写不错,不仅让人物的形象和心理跃然纸上,也从侧面烘托出两家关系的对立。


长腿学姐"你和你的小说"的“绵羊针

特点 :其实只有“绵羊”俩字。学姐偶尔有点迷糊有点脱线,但是撕文一直在进步!

我们的口号是:

遇见大长腿,

撩!撩!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