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已经于3月30日在全国的艺术电影院线联盟上映了,其实说通俗点就是小规模上映,看看你所在的城市哪些影院有这部电影的排片就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有哪几家电影院加入了艺术电影院线联盟了。
《第三度嫌疑人》的片名原名叫《第三度杀人》由于内地引进的时候可能是觉得片名不太合适吧,就改为了《第三度嫌疑人》,但是我觉得改成这样的片名后整个片名的逼格就下降了许多,也不能从片名中提炼出来电影的主题,所以《第三度杀人》才是合适的片名,至于为什么这个我在后面会细说。
我最早知道这部电影是在去年的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片单中得知的,当时这部电影与《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以及《嘉年华》等一系列优秀电影一起角逐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电影的导演是近几年日本最出名的电影节导演是枝裕和,是枝裕和导演最近几年也是非常的高产,从《如父如子》到《海街日记》到《比海更深》再到这部《第三度嫌疑人》你几乎每年都可以在戛纳或威尼斯电影节上看到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今年导演最新的《小偷家族》也将于6月8日在日本上映,值得期待一下。
电影的男主演主要采用的是福山雅治与役所广司双男主的设置,役所广司在片中饰演一名杀人犯,而福山雅治在片中饰演为役所广司所进行辩护的辩护律师。福山雅治最近也是非常的高产,不光凭借《第三度嫌疑人》亮相了去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同时与张涵予一同出演的电影《追捕》也是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特别展映影片。福山雅治被中国观众所熟知主要是因为他所出演的《神探伽利略》系列的男主汤川学,这一次在片中出演律师的角色也算是对自己的演技的一次小小的挑战,当然最终也完成的非常棒。福山雅治早在2013年的电影《如父如子》中便与是枝裕和合作过一次了,这次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能有第二次合作说明福山雅治大叔的演技也是得到了是枝裕和导演的认可的。不过话说回来,到明年2月份福山雅治就年满50岁了,但在大银幕上看着他还是那么的年轻,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第三度嫌疑人》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由福山雅治所扮演的律师重盛朋章是一名大名鼎鼎的优秀律师,出身于法律世家,其父亲重盛彰久(桥爪功饰)便是一名大法官。律师重盛朋章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委托人减刑或者脱罪,坚信“法律策略就是真理”。他最新接手的一个案子是具有杀人前科的犯人三隅高司(役所广司饰)再次身陷的一桩谋杀案,而对三隅高司第一次谋杀进行判决的正是他的父亲重盛彰久。三隅高司曾经因谋杀而被判入狱30年,然而现在他对谋杀工厂主的罪行却供认不讳。重盛团队的目标是让三隅免于死刑,但令他头疼的是,这个委托人在问话时总漫不经心,作案细节总是对不上号。随后三隅高司又给出了第二版证词,说是收到工厂主妻子的报酬,谋杀她的丈夫。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重盛朋章与三隅高司之间产生共鸣,但在最后关头,三隅高司给出了第三版证词,不仅完全否认了自己杀人的行径,同时也让辩护律师陷入了对好人错判的愧疚之中。
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其实口碑并不是特别优秀,豆瓣的评分也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点:第一,是枝裕和是第一次创作犯罪悬疑片,以前是枝裕和拍家庭片的影像风格与场面调度以及缓慢的节奏在快节奏的悬疑片里显得水土不服,让人观影的时候感到昏昏欲睡。第二,日本是一个拍摄“本格系推理片”的大国,本各系推理所讲究的是严丝合缝的推理逻辑以及支撑论点的重要证据,而这些元素在本片中都没有得到优秀的体现。第三,直到电影结束,对于嫌疑人是否是凶手,以及嫌疑人的作案动机都没有表现出来,作为悬疑片来说你没有对自己所设置的悬疑点进行解答,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我本人其实是很喜欢这部影片的,对于网上批评这部电影的三点论据我个人也是有论点进行反驳。第一,是枝裕和这次虽然突破了自我第一次尝试创作犯罪悬疑片的题材,但是是枝裕和本人还是一个艺术片导演,他的电影更注重电影的艺术性以及思想内涵的表达性,即便是放在犯罪悬疑片这一类型题材当中他也没有跟风模仿前人的那些商业犯罪悬疑片的类型创作,在电影中是枝裕和本人充分的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做到了反类型的创作。虽然电影的叙事节奏就是很缓慢,但镜头本身的信息量却不少,每个镜头下都具有充足的信息量让观众进行电影文本的文本解读以及内涵分析。有人戏称是枝裕和的现场调度为榻榻米式调度,这主要是因为是枝裕和在拍摄家庭片时大量的室内戏让是枝裕和的现场调度有着充分的个人风格,而他的这种调度手法即便是放在这部悬疑片中也并没有显得水土不服,反而对于推动人物情绪,营造悬疑氛围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二,正是因为日本是一个拍摄本格系推理片的大国,所以是枝裕和作为一个日本电影导演拍摄出来了一部反类型的犯罪悬疑片会显得更加的难得。确实,我承认电影在案件的逻辑性上并没有那么的严谨且值得推敲,而且作为支撑论点的证据更是成为了电影情节推进的道具。但是那些还是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才所需要的东西,是枝裕和导演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商业类型片导演,他的作品自然也不会按照类型片的创作公式去拍摄。另外,我个人认为本片只是一个犯罪悬疑的题材,但电影本质上还是一部社会司法伦理片,电影的本质探讨的更多的是对日本司法体系的批判,所以电影的重点自然不会放在案件的推理以及证据的寻觅上。
第三,还是我上面所说的,是枝裕和拍的是一部反类型的犯罪悬疑片,并不会像不同的商业类型片那样把菜嚼好了再喂给你吃。到影片的结尾,电影都没有讲清楚嫌疑人到底是不是凶手,凶手是谁,动机何在。原因是因为导演故意这么做的,这样的话观众便能对电影有着更深层次且多角度的解读空间。通过对电影中案件事实的多样性解读能够让观众对日本的司法体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嫌疑人不是凶手,那么你最后将嫌疑人判为了死刑,对于这项判错了的案件谁应该承担责任,是法官、是检察官、是律师团队还是嫌疑人自己?如果嫌疑人是凶手,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嫌疑人是帮凶并不是主凶呢?小女孩到底有没有参与案件,她到底有没有受到父亲的侵害?这些都是电影留给观众进行思考的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观众自然而然的也会去思考在整个案件过程中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都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在日本现行的这一套司法体系到底有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以及漏洞。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跟普通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整部电影其实是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派的,如果按照普通商业片的拍法去拍的话它一定会先设置一个大反派以便于剧情的推动。普通的商业片如果想要去抨击批判司法体制肯定会将法官或者检察官直接设置为反派,让你律师主角在帮助嫌疑人辩护的时候受到百般阻挠,这样的话观众也能够更容易去吸收剧情且使得剧情矛盾更加激烈戏剧性更强。按照普通商业悬疑类型片的套路,如果想要在影片的结尾处或者高潮进行大反转的话也可以将小女孩、律师或者嫌疑人中的一方设置成反派,这样的话才能够完成案件剧情上的反转甚至多重反转。这样的剧本一定是一个好看且拥有更快节奏的剧本,但它便不是一个高级且具有艺术性的剧本了。真正高级的剧本便是像是枝裕和在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没有反派,你甚至猜测不到其中一些角色的人物行为动机,他的动机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每一种不同的解读都能带来不一样的观点。
最后说说电影的主题,其实电影的主题便是原版的片名《第三次杀人》。第一次杀人是导致嫌疑人坐牢30年的原因,第二次杀人便是整个电影所展现的案件,那么第三次杀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第三次杀人便是指的嫌疑人的死刑。无论是法官也好,律师也罢,还是检察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可以决定着其他人的生死,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现有的司法体制下是否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和自己的生死呢?这便是电影所带给观众的终极问题之一。电影所带给观众的另一个终极问题是对人与宿命的探讨,每个人在出身的那一刻起你一生的命运是否便已经被决定了?如果每个人都是容器的话,那么这容器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