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阅读变成父母布置的“作业”425

        今天听到一个很特别的“阅读习惯培养方案”,涉及人家的隐私,我还是不讲太具体。我的感受是,阅读这样个人化的事情,习惯培养的切入点放在“阅读乐趣”上,长远上看会更有效,也更仁慈,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法”很可能最后反到让孩子讨厌读书这件事。

      读书这件事上不是家长做的少,更怕是家长做的太多。

        为孩子选书:这本好,你该读这本,那本不好,你不要读。

        为孩子做计划:我们今天读这本,明天读那本。

        为孩子规定阅读的“标准动作”:你要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你要专注读完一本书,不能三心二意;你要读得快点,好提高效率;读书时你要把心思放在书的内容上,不能想东想西……

        控制孩子的阅读收获:这本书讲的是这个,你这么理解才对,我来给你讲……

        孩子因此失去了决定“读什么”和“怎么读”的权利。父母希望借助这些指导、监督、审视、批评,为孩子打造父母理想中的阅读生活,但直接的结果是孩子把阅读当成了父母布置的“作业”。

        那是不是父母就完全不管了呢?

        当然不是,只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目标,放在“兴趣培养”上,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温馨的阅读区域,经常跟孩子一起阅读,讨论读书心得和有意思的事。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给予孩子充分的选书自主权,孩子可能选到不适合读的,那也让孩子自己总结,这是很重要的试错经验积累。也可以制定阅读计划,善于做计划是个高效的学习方法。但是更多的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再去实践。

        总之,阅读习惯的培养急不得。阅读是一种内化的习惯和能力,需要家庭内、长时间、沉浸式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也没有省时、省力、速效的捷径可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