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政府在线官网上看到深圳“ 建置沿革”一节,里面清楚的总括了深圳建立史。
这对于我这种对深圳历史毫不知情的人来说,甚觉新鲜,于是摘来。
之前一直听说深圳是个没历史的地方,然从发展历程来看,深圳地区的历史也算的上源远流长。
几千年前就有“南越”部族在此栖息,秦始皇时期隶属于南海郡,东晋时期在此设东安郡宝安县,县治设在今深圳南山南头;唐代将宝安县并入东莞县,县治从南头迁至东莞,此后的八百年间再未复县置;明朝万历元年又设新安县,县治设南头;清朝时期,新安县的九龙半岛等1055.61平方千米脱离其管辖,成为英国殖民地;民国三年,因新安县与河南省新安县重名,又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1949年10月,宝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因深圳深圳墟联结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较兴旺,便将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2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广东省委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国务院于同年3月5日批复同意)。下辖罗湖、南头、松岗、龙华、葵涌、龙岗6个区,总人口35.8 万人。同年10月,设立罗湖管理区,辖深圳镇和福田、附城两公社。
1980年7月,分罗湖管理区,设立沙头角管理区,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是划出327.5平方公里试办经济特区,特区包括深圳、沙头角二镇和福田、附城、盐田、南头、蛇口公社。
1981年10月,为加强对经济特区以外区域的领导和管理,促进该区域改革开放与发展,恢复宝安县建置,辖特区外的1577平方公里。
1982年1月,设立罗湖行政区,原沙头角管理区并入罗湖区,辖整个深圳特区。
1983年9月,分罗湖区,设立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管理区,属县级建置,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4年8月,从南头管理区分出部分地域,设立蛇口管理区。
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为计划单列市,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89 年10月,上步管理区改名福田管理区。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南头、蛇口、沙头角管理区,设立罗湖、福田、南山3个市辖区。
199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同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和龙岗2个市辖区。
1993年1月,宝安、龙岗区正式成立。
1994年2月,深圳市提升为副省级城市。
1997年10月,罗湖区分,设立盐田区。
2004年,深圳市完成农村城市化。
随着深圳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人口的不断增加,深圳的区域也不断细分。
2007年5月,宝安区分,设立光明新区。【新区还只是属于功能区,享有国家政策优惠,而非行政区】
2009年6月,龙岗区分,设立坪山新区。
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深圳。
201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分别新增两个功能新区,设立龙华新区、大鹏新区。
201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龙华区、坪山区。
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光明区,同年12月,深圳市特别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
……
向着未来的那头,深圳建置历史还在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