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别人的可以商量,答应自己的一定要做到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早起,手机丢到客厅不带进卧室,心里面满是劲头。那时候被熬夜赖床困扰折腾已久,每天后悔内疚自责,但第二天又是继续,内耗严重。


我在心里给自己暗暗承诺,只要早睡早起坚持上一个月,就换个新手机。我认认真真坚持了二十来天,天天想着我的新手机,结果那天一时兴起,点进商城开始找,找着找着突然觉得好贵,又突然觉得自己的手机也没啥大毛病,短期内不用换,花这钱干啥,息屏扔一边再没想这事。后面我又挺了几天,意志力不断被消耗,没过几天我就彻底放弃抵抗了。


现在看来,那么一台手机算什么,如果真的因为那个新手机,挺过了习惯养成的最艰难时期,后面逐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那几千块钱都不是事。


本质上,类似于这种能够有可能长期有效的改善自己生活与未来的支出,比如健身房的费用、自己给自己承诺的奖励、培训学习的学费等等,不是一个等价交换的商品兑换,它只有两种可能,没坚持下来或者没效果,这个钱变成沉没成本打了水漂,坚持下来,你自己本身坚持的行为早已经超越了费用的价值溢价。


让你掏一万块钱给健身房你肯定不太愿意,扭捏的不行,但让你掏一万块钱给你一副好身材+一年不得病+莫名的自信心,肯定会为付款打起来。因为这两者之间,你付出的成本相差之大,钱已经不值一提了。


所以,答应自己的奖励,不要马虎,不要应付,不要觉得不值。经常说好多人把好情绪给了陌生人,坏情绪留给了亲近的人,其实我们好多人对自己何尝不是呢,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事关诚信和面子,但我们内心的那个小孩,也许从来没想过照顾他的感受,他的委屈或不甘,欣喜或开心,都被我们不自觉的按捺或者搁置下来,放到认真对待的名单最后一位。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尽可能多的用心去活着,用心去做选择,少用大脑。内心的那个小孩并不是一个十足理性的个体,学会哄自己,也许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命题。答应心底里那个小朋友的糖果,一定要认真的为他兑现,因为他是你的快乐、勇气、意志力、幸福感的源泉。


“重要的不是幸福本身,而且你真实的活出了自己”,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是你在这个契约社会里的通行证,但远没有做到答应自己的事情重要,因为这个,是你真实活着的任意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