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朋友圈的感想

静一静挺好

今天点开简书看到这篇博客,想到前一阵子有感于自己实在花了太多时间在刷手机上,做了一件比博主更狠的事情——直接把朋友圈给关了,想以此来减少浪费掉的时间,从而省一些出来做更有意思的事 (其实时间从此花到了微博上)。现在觉得到了一个可以反思一下的时候了。

首先最直接的变化是,点开微信的频率降低了。之前由于自己的强迫症,老想着把朋友圈的消息刷完刷全,过一会儿就会点开来看一下,一直翻到自己已经读过的第n条消息才罢休。仔细想想,花掉的时间加起来还是挺长的,有时候真有下面这种感觉:


简直湿藕荠摁

现在花在朋友圈的时间空出来了,我又用到哪里去了呢?其实……

……

真的花了好一部分到微博上——

不过,我对刷微博的危机感并不太明显,因为感觉微博对我的整体粘度明显不及朋友圈,用的时候没有强烈的强迫症倾向。比较主观的原因可能是我在微博上关注的用户类型更广,而其中身边的好友大部分都已经转战朋友圈,很少在微博上有更新;而另一个方面,客观上微博对用户的内容排序很混乱——至少桌面上的体验是这样的,所以我并不常上微博的桌面主页,反而更经常只用手机开触屏版(为什么不用手机客户端?呵呵谁爱看广告谁用去),刷两下也就消停了。

更进一步说,我对刷微博的罪恶感也不及朋友圈。毕竟朋友圈里的身边亲戚朋友太多,我也清楚自己的社会层次,身边的圈子里不可能时时刻刻输出有价值的信息,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是一些寻常小事——当然和我在乎以及在乎我的人保持同步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但我联系人列表里的近400个,有哪些人真的到了需要通过朋友圈来了解互相的生活呢?更何况,朋友圈里的鸡汤贴养生贴广告贴阴谋论贴太泛滥,有普遍价值或者私交意义的消息太匮乏。反观微博,虽然也充斥着大量广告,但是我至少还可以选择关注一些业界的大V,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更有提升意义的信息。凭着这点回报,我觉得刷微博还是比朋友圈好那么一些。

然而,我上面对微博的两点辩护其实也有危险性——毕竟把时间大量花在微博上,去换取那一点点的技术更新或是前辈经验也显得成本过高了;更何况微博信息量更大更杂,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最终把微博里的时间全用在看段子和动图上,然后还用以上两条理由来安慰自己,一边想着“多少我还是可以学到点东西”,一边把时间全浪费掉了。

说到底,有时间还是多看点知识体系更系统的材料划算。所以我开始更努力地沉下心来读长博客了,英文的中文的都读——曾经我还因为觉得一些材料将来不会用上而直接扔一边,现在想想,即使将来用不上,对这些东西在了解之后做出批判性的思考也是有意义的。回想起在几年前读过的这篇博客,深以为意。所以平时闲下来的话,还是得多逛逛技术社区或者博客平台来提高自己姿势水平。中文的阅读只要避免长期阅读鸡汤或者入门教程,保持自己在学习区阅读并不算难;英文其实更简单——就算真的读完就忘了,就算真的干货很少,网上遇到的大部分文章至少能提高英文阅读能力吧,耐下性子啃上一发总不会白费功夫。

除了对阅读的来源要做更合理的甄别以外,我还有一个还未成型的想法,来自一个失败的尝试——在上下班路上听英文播客。有一天我在上班路上听着New York Times的书评博客,里面提到一种观点,即我们的脑子其实是需要主动休息的时间,有时候“放空自己”其实是让自己恢复效率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而不是白费时间或者偷懒。我听完博客后一般就直接删掉,所以可惜想不起这是哪期节目介绍哪本书里的观点了;不过这个想法让我挺有触动的,因为我就曾经觉得我如果走着上下班,两趟加起来经常差不多要一个小时,也算是个比较大块的时间了,路上何不尝试着做点其他的事情,比如听点新闻或者播客什么的。然而却发现如果路上认真听了东西,回到住处有时还是会发上一会儿呆,思路乱飞地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许不论是新闻还是播客、文档还是教程、微博还是朋友圈,都是信息输入,而大脑却需要有效的休息来沉淀和处理收到的信息;所以如果让信息持续输入的话,无论是有用信息还是无用信息,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反应和学习能力下降。(此处应用文献引用)

总结起来,我需要减少在低效平台上的停留,从而减少在无用信息上的时间开销,省下时间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并更有效地休息自己的大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52评论 25 709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3评论 4 26
  • 作者:Ken Doctor 翻译:ONES Piece 翻译计划 何聪聪、徐雪儿译者按:如今,当各种文字和视频让我...
    ONES_Piece阅读 1,378评论 1 5
  • 嗨,你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顾夏,你们也可以叫我顾少。我今年二十岁。近年来女汉子越来越多,从小如同患有“多动症”...
    朴杂阅读 415评论 2 2
  • 不知道从哪篇文章中看到: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 《中国式众筹》第二十六页提到:精英人士往往都有很多圈子,他们为什么...
    Hao思嘉阅读 3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