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世界里,我们该怎么办

现代人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人们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正因如此生存是人类的第一要务,人们为了获取生活需要的资料,要进行物质生产也就是人类要参加工作。

人类是一种创造新事物的生物。冰川时代到现代自然环境无时无刻不发生变化,人类创造新事物适用环境变化。因为人是一种未完成的生物,一直是未完成的成长,人的创造力也源于此。

人的创造性是多样性的,由人创造的人类社会呈现多样化。社会越发达多样性越明显,人类的社会分工也详细。而社会分工未完全展开的时刻,人类选择工作的时侯会出现工作性质与个人发展兴趣不匹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工作时间越久,人的内心异样的感受越明显。如果出现“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这就是“异化”,由异化带来的工作焦虑、生活焦急、情感焦躁的不良情绪,人们会选择旅游、购物、KTV、美食来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压力。实际上,没有解决不良情绪产生的机制、产生的根源、彻底消除压力的方法。不过是选择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粉饰压力,偶然性地迫使压力隐而未现。机制、根源尚在,压力最终会再次出现甚至比前一次更加严重。这种压力加重不良情绪形成如抑郁、失眠、慢性疼痛等损害身心健康、导致情绪崩溃。在这种状态大脑和身体是一种超负荷工作,身心分离无法正向反馈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久而久之外界信息与自我理解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形成负面反馈造成信息错误传导的持续恶性循环。

在这过程中“手机”和“网络”是催化剂的功效。进行许久思想斗争稍微凝神下定决心学习,恰巧知识点掌握不足利用手机和网络查询相关资料、材料时总会弹出一些“合意”信息。如:“炸裂!76人、尼克斯和雄鹿队欲交易保罗”、“特朗普称美国是‘抗疫领导者’”、“杨超越:“村花”的演员逆袭路,能成吗?”、“李佳琦将两家公司告了,索赔106万!”、“刚刚,法院判了:被告赔16万”、娱乐节目爆款推荐、电视剧精彩片段集、微信、QQ未读信息、朋友圈消息、QQ空间新消息等等。自我说服自己,就看一会儿、只看一个、最多看十分钟,不知不觉看了一个多小时,不经意间偏离正轨。事后焦躁、后悔、自责情绪谴责自我,能持续多久呢?15秒,第二天依旧如此,自控力差为压力涌入身心大开方便之门。

注意力被剥夺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依赖“手机”、“网络”?奥尔兹曾经设计一个实验,在一群小白鼠的脑袋上插入电极,观察电流刺激大脑后的反应。几乎所有的小白鼠都恐惧电流经过大脑,只有一只小白鼠无恐惧感还十分兴奋,忘乎所以的享受电流带来的快感,12小时内不吃不喝触碰电流7000次有余,最后力竭而亡。后发现,电极错误插入小白鼠非目标区域,经后续实验证明小白鼠大脑的该区域是“快感中枢”。

现代的科技与资本结盟,它具有吞噬万物的能力和目标,打破了旧社会的人与人、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壁垒,从“潘多拉魔盒”里释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风卷残云般扫清一切障碍,人的身体在现实中,人的思想在“云端”服务器里面。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强大服务器提供算法和铺天盖地的娱乐信息时代,你越是热衷关注娱乐信息、越是频繁浏览网络信息,越是会被服务器算法计算的越精确。

个人信息资料是新型资源。主要是个人生活习惯的监测,根据生活习惯引导消费。网络资本公司收集资源花样百出,最为常见的方式分为六:

1、可望不可即的诱惑目标

2、无法抵挡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3、渐进式的进步和改善的感觉

4、时间叠加困难增加的任务

5、待解决而未解决的紧张感

6、强而有力“社会”感(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等)

这些方法足以锁定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向特定群体灌输浅薄的知识范式,降低思考能力促使更加频繁搜索感兴趣的信息,进而取消思考能力、取消人的无聊感想思考问题的可能性。

2010年,平凡的人注意力集中时间是15秒(这也是抖音短视频最长时间15秒的原因),2015年几乎全民上网,测试上网人员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8秒。说明一分钟内,人最少走神7次,进而来说一分钟内有7次收到“合意”信息的诱惑,如抖音、360浏览器、UC浏览器等等网络工具都具有“窃听”和“记忆”功能,越是浏览能获得快感的信息,它会更加积极推送相关信息,越浏览越能轻松掌握人的情绪兴奋点。反复作用下,人的脱敏反应、敏化反应、脑前额叶大幅度缩减。人与真人交流会变得匮乏甚至丧失,无法表达真实需求,不能要语言与情感融合,从而人会变得自闭通过暴力发泄情绪和情感。

科技让人眼花缭乱


人是未完成的存在,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都是自己的一生,选择沉迷“手机”、“网络”的世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把精力放在“手机、网络”收获大量“套路”、“模式”、“轻松”的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想说的是你还有另外一种选择,艰苦的自律、延迟的满足、体会心智和肌肉在成长过程中撕裂与重组的痛苦。

冥想是一个净化心智、认识心智、增强心智不错的选择。技术与资本结盟的目标是吞噬世间一切,人类只能选择资本需要你从事的工作,而非出于你的发展和兴趣相关的工作。这种劳动是分工未完全细化社会的一种常态现象,人的负面情绪也会不断产生,如焦虑、抑郁、失眠、慢性疼痛好似人体体内垃圾需要及时清理。冥想最重要功能就是净化心智、清空思想,提升幸福感。长期冥想人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而且研究发现,幼儿自闭症似乎也与扩大的杏仁核有关)会变小;脑前额叶(前额联合区既与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密切关系,也与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变大;海马体(大脑中负责记忆功能的结构叫海马)会变大。负面情绪也会减少,尤其是改善抑郁、失眠、慢性疼痛有显著效果。国家卫生部呼吁全国人民进行腹式呼吸、正向冥想来舒缓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内心明澈。

冥想


冥想时,需要想什么?

冥想过程中是进行无范式、有意识、留意升起的察觉感,扫视身体内部结构觉察内心的变化。三个关键要素:①察觉②接纳③选择。简单说,保持身心开放性的状态,自我意识变成观察者审视自我的呼吸、自我情绪、自我观念。

冥想锻炼人类的大脑,就好像运动锻炼人类的身体一样。改善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加专注力、提升自我幸福指数。

具体应该如何冥想?每月选择固定一天或者几天“止语”;每天选择固定时间进行15-30分钟冥想;每月选择一天或者每周选择一天进行高强度冥想(吃饭、睡觉、休息、冥想)持续12小时以上冥想。杂念搞的大脑乱糟糟,冥想是磨砺思维的过程,锋利思维能划破虚假幕布,那么冥想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接纳自我。初步冥想都是从呼吸训练开始,脊柱一定要挺直,坐姿随意怎么舒服怎么坐,微闭双眼,察觉自我的呼吸,呼吸的顺序空气进入身体的流程,在体内循环的感觉。走神不要紧,重新觉察即可。周而复始,人生开启幸福之路。

希望所有人都能幸福快乐、平安舒适地度过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