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千百年来人们一个永恒的追求和话题。尽管现代有很多人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心态面对爱情,比起古人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勇于牺牲、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多了些现实的自我的意味,这与其说是一种洒脱明智,不如说是现代人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对海枯石烂的爱情不可得的无奈之言。更有人将婚姻比做爱情的坟墓,以此婚姻困扰着无数围城内外的人。婚姻果真就是爱情的坟墓吗?读台湾作家的书,从中获启迪甚多,是以将读感记之。
台湾一个作家,小时侯见到祖父神案上的香炉,是一对相偎相依的鸳鸯,腹部相连相通,背部各有一个小小圆洞,当檀香的烟从它们背部冒出的时候,外表上看像是各自焚烧,事实上腹间互相应通,祖父告诉他,鸳鸯是中国人对夫妻的形容,夫妻就像这对香炉上的鸳鸯,“表面各自独立,腹中却有一点心意相通,这种相通,在点了火的时候最容易看出来”。
作家长大后,觉得以“鸳鸯”比喻夫妻是再恰当不过的,“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怨”是又恨又痛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奈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候。“央”是求的意思,是诗经中说的“和铃中央的”和声,是有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候,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相惜相怜求爱的时刻。
夫妻生活是一个有颜色、有生息、有动静的世界。夫妻的世界几乎没有无怨无忧幸福无边的例子,因此要在“怨”和“央”间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鸳鸯。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是一道伤口,夫妻的伤口几乎只有一种药,这药就是温柔,“怨”也温柔,“央”也温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经拥抱过、热爱过、深情过,为什么有许多到最后分飞东西,或者郁郁以终呢?爱的诺言开花了,虽然不一定结果,但是每年都开了更多的花,用来唤醒刚坠入爱河的新芽。鸳鸯香炉是一种未名的爱,不用声明,千万种爱都升自胸腹中柔柔的一缕烟。
所有的夫妻最后都要迈入“共守一炉香”的境界,久了就不只是爱,更是亲情。任何婚姻的最后,热情总会消退,就像宗教的热诚最后会平淡到只剩下虔敬;最后的象征是“一炉香”,在空阔平朗的生活中缓缓燃烧,那升起的烟,我们逼近时可以体贴地感觉它的缠绕,我们站远了,还有温暖。
真正的爱情不仅在于飞扬浪漫的激情,更在于温柔平静的相守。如香炉中氤氲缠绕的烟,淡淡地散发一股香气。淡是一种极致,淡而有味更是一种修炼 。“爱得太久了,疲了,倦怠了,不论朋友或夫妻,爱情都会沉淀”。“沉淀的爱情上面都是水,淡而无味,必须常常振动一下,才能有味道。”其实,只要有爱,即使淡而无味,也别有一番滋味,好比浓茶有浓茶的醇厚,淡茶有淡茶的清香。《菜根谭》里说“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送玫瑰花的爱情,不一定长久,“种”玫瑰花的爱情,才是真的。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态度,放在爱情中,似乎也切合鸳鸯香炉的爱情。“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在淡远中,显示一种挚情。在彼此之间留一点空间,让大家保留一点自己,平淡入妙的境界,是一种更高的爱情境界。
无论世界怎么纷纭变化,无论喧闹的世界多么精彩纷呈,无论多少人来来去去或擦肩而过,如果我们能守住一份鸳鸯香炉的爱情,在缠绕的烟雾中独守一方自己的天空,里面纯粹只有属于彼此的风雨和阳光,那一定是淡淡的令人温暖的世界……
(作者:亦安陶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