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了一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很喜欢这本小说,于是带着激动,带着忐忑就去看了《心理罪》。坦白说,看完之后有点小失望。
必须承认,看到演员表里有李易峰的时候,心中就猜到有可能不好看。但看完之后,发现李易峰的演技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在方木(李易峰)与邰伟(廖凡)在车门口僵持的那段戏中,李易峰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恐惧,再到歇斯底里的疯狂。把一个人在面对 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 时的心理变化演绎的十分到位。
但不得不说的是,剧情可能因为剪辑,改编的原因变得莫名其妙。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知道方木是如何得到线索的话。只是单纯看电影,方木(李易峰)就像拥有超能力一样,完全依靠猜测就“画出”了犯罪者的特征。完全没有原著中层层深入,缜密推理带来的惊心动魄,热血沸腾。在我看来,这一点是最大的败笔。
另一处败笔在于,本片的一大买点应该是双雄会,也即以邰伟(廖凡)与方木(李易峰)二人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为破案而不得不合作到互相理解,通力配合这一态度转变过程为重点,以案件的进展来推动剧情发展。在影片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事实上,邰伟(廖凡)贡献打戏,方木(李易峰)推动剧情,两人同时出现总在互掐。因此,在面对大boss时,二人的同心协力显得突兀。
如果说前两个缺点是小说到电影转变造成的水土不服。那下面我要说的两个缺点就完全是编剧的锅了。首先,片中的大boss出现的很早,演员也演出了水平。但出现的理由很站不住脚,而后面杀害方木女友事件更是为了激怒方木而刻意为之。但在剧中,完全没有给出针对方木的理由。
第二,在大高潮的时候,方木与邰伟各自独立的找到线索去抓捕坏人。找线索的过程显得有些儿戏,不是很站得住脚。最后两人苦斗反派时,反派的力量也夸张到了近乎超能力的程度,让人有些出戏。
客观来说,电影还算可以,只是关键环节显得薄弱,有些用力过猛。与阅读小说所带来的紧张,刺激,激动等等体验相比,电影显得不够好。
《心理罪:画像》大概是2年前读的,我依然记得阅读时的震撼。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方木使用“心理侧写”(通过推理一点点“画出”罪犯特征,不断缩小嫌疑人范围)带给我的惊讶;也记得在“寻找小女孩”部分,方木仅仅根据现场特征推断出小女孩的存在,行文一点点揭露这一事实,我从迷惑不解到恍然大悟的醒悟;也记得在寻找小女孩,与时间赛跑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也记得在“解救小女孩”部分,峰回路转时,过山车式的阅读体验;也记得最后真相大白时,所体验过的愤怒。
感谢作者通过小说塑造的世界,所以真心希望电影拍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不辜负作者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