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家风建设已成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超过 60% 的案例涉及家风败坏问题,"家族式腐败" 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警示我们:家风正则党风清,家风乱则政风浊,可见家风建设正是党员作风建设的"必修课"。
在湖南,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镜鉴" 以案促改专项活动,将领导干部亲情观扭曲、家风不正作为重点整治内容,2024 年严肃查处雷绍业、谢树林等家风败坏典型案件,汇编 36 个案例作为警示教育教材。在湖北宜昌夷陵区,"清风传家" 廉洁文化警示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党员干部家庭 1.2 万人次,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形式,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一、优良家风的"红色基因"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从《颜氏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的训诫,到《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的教诲,优良家风始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
毛泽东同志为子女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的 "亲情三原则",周恩来同志制定 "十条家规" 严格约束亲属,这些红色家风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甘肃金昌,85 岁老党员张建国将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的家训刻在老宅门楣,其子张军在担任市住建局副局长期间,拒绝开发商 "好处费"12 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风传承的力量。
二、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是以清正党风引领家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廉洁齐家" 准则,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关于家风建设的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浙江永康市纪委监委创新开展 "廉政家访",通过 "四必访"" 八过问 " 机制,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党员干部家庭,2024 年全市开展家访 6200 余人次,发现并整改苗头性问题 137 个。
二是构建"家庭 - 组织 - 社会" 协同机制。湖南建立"红廉辉映" 家风建设工程,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委(党组)述职评议、述职述廉范围,全省 14 个市州均设立家风建设联席会议。在山东,"清廉家庭建设指南" 明确要求党员家庭建立 "三簿一卡"(学习笔记簿、家规家训簿、廉洁承诺簿和亲情监督卡),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家风建设常态化。
三是创新家风建设的"数字载体"。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各地积极探索"互联网 + 家风" 模式。"三湘风纪" 微信公众号开设 "传承・湖湘好家风" 专栏,推出《毛泽东: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等 60 余件作品,累计阅读量超 500 万人次。在河南洛阳,4.7 万名党员干部通过 "家风建设云平台" 订立家规,2.7 万条家规在线 "晾晒",形成 "人人参与、户户争优" 的良好氛围。
三、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典型范式"
(一)在四川崇信县,"最美家庭" 梁婧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家风的力量。作为县医院护士长,梁婧 20 年坚守临床一线,丈夫在人民银行工作,夫妻二人坚持 "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疫情期间,梁婧连续 56 天驻守隔离病房,丈夫则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他们的女儿在父母影响下,成立 "红领巾志愿服务队",组织同学为孤寡老人送温暖。
(二)在山东住建系统,张晓君家庭将"家国情怀" 融入日常生活。作为省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晓君带领团队完成住建部课题研究 5 项,编制消防技术指南 3 部。丈夫郑重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疫情期间连续三个月驻守隔离点。他们通过 "家庭读书会" 形式,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作为必读书目,用实际行动践行 "家国同构" 的价值追求。
四、让优良家风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名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以家风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党员干部的优良家风引领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