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富?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所述,财富并不是一个确定不变的概念,事物的价值取决于某个特定时间点上他人的支付意愿。

房子、车子、土地、厂房等都是财富,财富的本质是物质,既然物质是一种能量,那么财富就是一种能量。

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既然能量守恒,那么财富也会守恒:一个人的财富总量,取决于他对世界创造的价值总量。财富地流通变化的,最终实现财富跟贡献互相匹配。因此,财富守恒。

清华大学的校训中有“厚德载物”一句,德,就是端正的品行,这本身就是一种能量,既然物质是一种能量,那么能量就可以转化成物质,有“德”就有“得”。

“厚德”其实也是“后得”。如果想增加财富的数量,就必须先提升自己的品行和增加自己的贡献。

财富是外在的“得”,能量是内在的“德”。当我们内在的“德”大于外在的“得”时,内在德的能量就会转化为外在物质的“得”,品德就会转化成财富。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财富已经超出自己的贡献,可以主动把物质奉献出去,比如修建学校、扶贫助农、帮助灾区等,让财富和贡献匹配,这就是主动平衡。

而很多人却永远都是在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有了钱以后就大量买别墅、车子,生活奢侈,却从不知道提升自己的品行以及增加自己的贡献,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财富压垮。

当品行和贡献配不上我们的财富和物质的时候,灾难往往就开始发生了,这就是被动平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