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到过惊雷么?

在树叶摇摆的边缘见到过风么?

从被苹果砸过的牛顿脑袋上看到重力么?

有的人可以看到听到这些,而有的人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睁眼瞎一类。

因为爱所以爱,因为存在所以存在。事物经常分为两个层面,比如形式&内容,比如价值&价格,比如频率和力量。看到一个层面,也就看到另一个层面的隐约轮廓。人们常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就是这样的道理,听见表面的语言结构,还要去听背后的心意态度。

《大学》有言:“道不可知,而德著焉;道不可究,而德章焉”。‘道’之一物,无形无相,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会体现在‘德’之中。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自己标榜自己说“我是一个得道的人啊,我是一个很好的人啊”,话是可以这么说,但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只有当这个人在平日为人处世当中,言行都体现了德,这才是真真切切一个得道的人。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看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如何,大抵可以明白这个人内心的成色如何。你若问有人善于伪装怎么办,他能伪装一时一刻,能否伪装年年月月?如果他伪装了一辈子,你说这是算伪装呢还是算真心?

对于每个人自身而言,面对一件事,做或者不做,该怎样去做,唯一的判断标准是内心的真实想法,想做就去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口口声声说当时我是想怎样怎样啊,可是¥%&*(诸多理由),就还是内心并不想做,那就大大方方地说自己不想做就好了。实际上说这些话都没什么用,高人扫一眼就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多数的高人也懒得搭理口是心非的人。于无声处尚可听惊雷,看透你的内心又算什么难事儿么。

诚之一事,难乎哉?不难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半夜醒来,躺在床上,黑暗中,脑海里浮现出李安的一部部电影的画面,一句话跳了出来:于无声处听惊雷。 李安的电影,不管...
    张好奇阅读 3,823评论 9 8
  • 文章题一半。不得不说,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有一个很奇幻、很吸引人的题目。影子,随处而在,人说“如影随形”,再没...
    生活恋情阅读 3,218评论 2 3
  • 如何做到自律?------做一个自律的人 旁观者段 蒋介石对秘书说:毛泽东实在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啊阅读 5,910评论 4 51
  • 平均一个多月回家一次的频率,让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也略显漫长! 归心似箭,无意窗外的美景,无法静下来阅读,想象着家人准...
    刘金岁月阅读 1,319评论 0 0
  • 风吹过我的视角, 被铁丝的网切碎。 无数个碎片砸向我, 生活的味道。 在光中诞生, 却在伞下躲避。 自然与物质, ...
    车前慕阅读 1,163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