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发生着变化。
之前父母说什么,孩子尽管不是都听,但也不敢反驳。
这样的模式过了不知多久,可能是十几二十年吧。
突然有一天,父母开始询问孩子的意见,小心翼翼的开始寻求我们的帮助,比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
因为此时的父母老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自己力不从心的懊恼,对自己生命前途的担忧和恐惧……
可是孩子们,如果此时没有跟父母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忙于自己的生计,压力大的同时,对父母的态度也没有把握分寸,被忽略的、已经变得敏感的父母心理就会很难过。
年轻人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接受起来也快,跟老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
哪怕只是想帮忙收拾收拾家,做做饭,照顾孩子,都会被孩子挑三拣四,嫌弃。有的孩子宁可搬出去租房子,也不愿意再跟父母一起住。
再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晚婚晚育,甚至丁克,老人想帮忙带带孩子也没有机会。
如果父母没有自己的业务爱好,那么大把的时间如何打发,成了难题。
这种情况下的老人就会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孩子的负担。
我特别担心父母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我尽可能的多陪陪他们,现在正好他们帮我带孩子,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哪怕给他们做顿饭,陪他们去趟公园,带他们提个检,或者陪他们录个抖音。
总之,让有限的时间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有个小技巧分享给你,可以想着法儿的给他们安排活儿(不能累着他们的前提下),比如,妈妈,我想要个花被子,帮我缝一个呗,妈妈,我扣子掉了,帮我处理下……老爸,车有点问题,帮我看看呗
总之,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用,能帮你很多。
你们陪我长大,我陪你们变老。
父母有这种想法,一方便父母也要培养爱好,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子女,作为孩子的你我,控制好自己,孔子说,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所以,孩子们好好的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吧,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悔之晚矣。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