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河北人。词臣,科举文章写得非常好。跟慈禧关系特好。当时科举考试张之洞得了二甲第一名。结果慈禧太后看到了他的文章,觉得写得太好了,于是亲手将张之洞点到了一甲第三名,也就是:钦点探花。张之洞这个人是一个极为有眼光的人,特别能看到事情发展的趋势。但是同时他又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贪婪。
比如,在戊戌变法时期,他看到光绪皇帝要改革了,心里嘀咕:皇帝都要改革了,咱也不能落后呀。于是吧自己的手下杨锐派到朝廷里,帮着光绪皇帝变法。随着事态的发展,他很快察觉到光绪要输的趋势。于是,急忙写了一本书《劝学篇》。随后,当他知道慈禧太后制服了光绪皇帝之后,就把自己派出去支持变革派的人员,悉数除掉(杨锐作为戊戌六君子也牺牲了)。
又比如,当看到了洋务运动就是当时工业发展的方向之后,他就出钱出力,办了很多洋务工厂。办这些工厂的时候,即使各种条件都不满足,他也会命令仓促上马。“赶不上这次机会,就再也捞不到机会的样子。于是很多洋务工厂在他的资助下很快建设起来,但是这些工厂有很快没落下去。
张之洞就是这样一个很有向前看的眼光,但同时大言不惭,急功近利的人。
这跟李鸿章“日拱一卒”的现世哲学完全不同。李鸿章是那种能看到未来,但同时又知道这个未来如何到达的人。找准了方向,他就会开始做,并且不断持续,直至事情做成。
以上的故事,来自罗胖,那时候,还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那一期的题目是《迷茫时代的明白人》,你从优酷视频上可以搜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