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许许多多的画——
见过绚烂的《向日葵》,见过繁华的《清明上河图》,而最美的,还是我心中的那幅画。
他伴随着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转动,一点一点摊开来。
它滥觞于5000年前。随着一笔笔落下,它不断的充盈着,丰富着,繁荣着……
人们推行“百善孝为先”,让他懂得知理识义;百家争鸣,让他变得浪漫多彩;科举制度,让他显出正直清明……直到现在的我们,但我们徐徐展开这幅画卷,他仍然能为我们所借用。
中华儿女,思想变迁,推动着它不断成长着。
屈原因失意而作出《离骚》,司马迁被打入牢中,仍然写出《史记》,白居易遭贬青州而有了《琵琶行》,苏轼谪居黄州,竟写了《赤壁赋》……画中的他们在应对种种磨难时,心中充满了顽强的力量,这驱使他们传出一步步百世流芳的佳作。试想,如果他们临阵而退,一蹶不振,又怎会有今日我们所见的千古名著?他们的意志打磨着他,使他变得更加坚毅。
在金色的古丝路上,声声驼铃,将西域的工艺品,食材引入了中国;一条湛蓝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瓷器,丝绸,四大发明等出口到重洋之外,这金蓝的两条线成为条条丝带,将中西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齐,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友好往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着世界的潮流,同时促进着自身的发展……是中华儿女远渡重洋的决心,使它变得更加绚丽繁荣。
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啊——
画中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有“霜叶红于二月花”,有“千树万树梨花开”;
画中有巍峨壮丽的山峰,浩瀚壮阔的沧海,郁郁葱葱的森林,广阔无垠的土地;
画中有满怀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武则天,有“不取西经绝不东退一步”的玄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
画中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地界,十四亿子孙,五十六个悠久的民族,流转上下五千年的瑰丽的文化……
我的祖国,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