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城里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散发着浓浓的年味。街道小巷年货琳琅满目,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采购年货的路人熙熙攘攘。超市商场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进去了,就别想着轻松地出来。银行里办理业务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出来的人乐呵呵地蘸着唾沫,数着崭新的一叠钞票。卖对联的大叔挥洒着毛笔字,墙上挂满了各种的长联,引来了无数的旁观者,都啧啧称赞。小孩子也没闲着,穿梭在人群中,追逐打闹……夹杂在人群里的我怎么也喜庆不起来,眼前的一切仿佛与我无关。蓦地,脑海里浮现出了儿时的记忆,县功的年才是我心里的年味。
记忆里,一到腊月,县功川道上和各个村上就能嗅到年的气息。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那时候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院子的用处可大了,碾麦子,打豆子,晒麦子,晒玉米棒子……平时也会堆着杂物,比如:麦草、豆秆、玉米秆、义子等。一遇到好天气,人们都会架起锅,在院子里铺上席子。男人们一担担的从井里挑回水,倒在锅里。然后从家里楼上“麦堡”(用席子卷成地农家储粮工具)里扛出几袋麦子,放在院子里。女人们会包上头巾,拿起“灶滤”在锅里淘洗着麦子,淘洗干净后凉在席子上晒干。人们通常叫“淘磨”。淘磨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人们乐在其中。因为新年马上到了,谁不愿在新年里咥上一碗新鲜干面呢?淘好的磨,放在架子车上,赶着牛车到村中心的磨子上磨面。那时的磨面机是小型的,要人工上料,很费力气,但是磨出的面却很细发。做成的面条很有嚼头。村镇里的人都喜欢端着干面,蹲在自家的墙角晒着太阳,就着蒜瓣,美滋滋地咥干面儿。
腊月二十三,也称“小年”,这天是送灶神的日子。县功家家户户在厨房都供奉灶神,人们喜欢称为“灶王爷”,一年四季保佑着一家人的吃食平安。老人们常说,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摆上水果,敬香,点上蜡烛。三跪九叩。“回奉”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旁边多美言几句。也体现了劳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小心翼翼的取下神龛在火里化为灰烬,灰也不能随便扔,必须倒河里,随河水冲走。以示对灶王爷的尊敬。
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人们都迷信这天打扫卫生,可以扫“穷土”。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己家里的陈年旧货拿出拾掇拾掇。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打扫,辞旧迎新。都希望来年能过上富裕的日子。记得那时候都是土坯房,窗户都是格子窗,上面裱糊着白纸,下面用木板挡格。玻璃在那个年代没有几户人能用得起,时间一长就发黄发暗,而且会形成许多的窟窿。一张白纸两毛钱,换上去。屋内墙上会裱糊上街上买来得废旧报纸,屋子马上顿时亮堂了许多。朦胧中,那个家才是真正的家,承载在满满家得温暖,对家的记忆。
大年三十,晚上是除夕夜。午饭后,主要迎接灶王爷,贴春联,贴门神。贴灶王爷也有很多的讲究,狗必须朝门外,意味看家护院。鸡必须头朝里,往进啄粮食,意味招财进宝。要是贴反了,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那时候春联都是毛笔字在红纸上写。村上出了教书先生,字写得漂亮,家家户户都去他家求墨宝。贴上了春联,一家子总会欣赏着书法,美滋滋的品着对联里蕴含的道理,期盼着富贵吉祥。门神是看家护院的秦琼,敬德,凛然不可侵犯。牛鬼蛇神见了,早已躲得远远的。甚至吓得我们小孩子们不敢靠近,就更别提摸了。厨房里的女人们在锅上忙得不可开交,煮肉,蒸甜饭,炒菜……准备年夜饭。一切准备妥当了,男人们会上祖宗坟上烧着值钱,点上大蜡烛,泼些甜饭。让故去的先人们也过上新年。等到夕阳落山,群山环绕的村庄却灯火通明,因为除夕夜马上来临了。那时候是都是黑白电视,只能收视一个台,是陕西电视台。炕上围满了一大家子,中间摆满了碟子。观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一家子其乐融融。吃完了年夜饭,大人们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有一块,五毛的,在我们孩子们眼里那可是“大钱”,可以买许多的鞭炮。除夕夜基本上都不睡觉,等着天亮。大人们会围成一圈玩扑克,输了赢了都无所谓,图个开心。我们小孩子四个人一组玩“升级”。过了凌晨,大人们会去队里的庄主殿上香,都争着上新年的第一炷香。我们小孩子也会跟着去,其实很大一部分为了挑着一大串鞭炮,放鞭炮。当上完了香,回来大概已经四五点钟了。大人们会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叫烧“柏垛火”,再放上一串鞭炮,当然同样缺不了我们这些孩子挑着鞭炮。大概也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些都完了就可以休息了,爬在炕上,朦胧中一会儿就到了天亮。
新年的第一天初一,是不能梳头、洗脸、动针线,扫地的。老人们常说新年第一天要是动了梳子,头上一年都会长虱子。要是扫了地,一年家里都会有虫子爬行……所以这天是没有人干这些事的。初一主要任务是敬神,拜先人。土地公,灶王爷从早到晚都是香火不断。拜先人也是很隆重的,因为有的姓氏在当地繁衍生息了几辈人了,所以拜先人时候人数众多,相当的隆重。这些事干完了。大人们喜欢玩扑克牌,叫“飘三页”,也有地方叫“扎金花”。我们孩子会用除夕夜挣来的压岁钱买了鞭炮,放鞭炮。女孩子会围在一起打扑克牌,叫“升级”。一直会玩到深夜才回家。
初三、初四开始串亲戚,县功人叫“走亲戚”,初三是小辈走长辈,叫“拜年”。提上礼档,那时候都兴鸡蛋羹,在加上一把挂面,就是一份礼档。交通工具都是自行车,有的亲戚在山上,很远。自行车骑不上去,只能步行,有可能要翻几座山才能到。早上出门,中午赶上点吃饭,晚上才能回来,非常幸苦。这些任务大人们都会交给孩子,因为他们也要在家里招待亲戚。孩子们都很乐意,因为亲戚都会给压岁钱。回来又可以买鞭炮。到了初四,是长辈走小辈。叫“送灯笼”,为元宵节坐准备。礼档的组成为一个灯笼,一捆麻花。那时候灯笼都是红纸灯笼,绸子灯笼是最高档的灯笼。走亲戚是古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联络亲戚之间的感情。
初七初八亲戚走完了,剩下的日子是我们孩子的节日。大人们有的外出打工。孩子们还没有收假,到了晚上,孩子们都会三五成群的提着灯笼“游灯笼”。在灯笼里点上蜡烛,孩子们会挨家挨户的游灯笼,还喊着口号:游灯笼哩!都出来啦……。一会儿就可以招来许多的同伴。伙伴们也会暗暗较劲,看谁提的灯笼最好!那时候绸子灯笼是最好的,要是谁提个绸子灯笼,那真是羡煞人了!树影里,孩子们游着灯笼,数着星星,谈笑风生。在夜空里印出星星点点,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美的让人陶醉。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到是年末了。这天一过,年就结束了。晚上大人们敬完了灶王爷,土地公。在大门口挂上灯笼,这个灯笼是不可以收回来来年在用的,必须自燃化为灰烬的。要是自燃不了,是不吉利的。大人们会把灯笼点着,化为灰烬。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游完最后一晚的灯笼,因为过了十五是不能在游灯笼了,马上要开学了。灯笼也是不能游回家的,要等自燃化为灰烬的。这个年也就宣告结束了。
记忆里县功的年从腊月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她是整个关中平原年的缩影,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烙印,见证着县功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县功的年才是我心中那遥远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