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课】张贝老师色彩静物课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分享课

一、光与影

对比的游戏/明度与色调变化/补色的游戏

二、技法

我自己的常用技法:局部打湿/等待/调色

三、上色示范讲解

分析素材的色调/步骤/上色步骤讲解

一、光与影

欣赏画1:

这张图的表现光线的方法就是它的前景的色调足够暖。与明亮的远景的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强光照的同时也带来了景深。景深就是我们有时候用某些照相机照相的时候,它会自动虚幻背景,突出人物,这就是景深,他有了一个中景远景和前景的这么一个空间。        ——by张贝老师
《大树》
大树的深色与中景突出了树林的纵深感。——by张贝老师

《道格拉斯小径3号》

用的是逆光,从树缝洒过来,带来神秘的感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张画的是一些比较细微的这些小树叶,它的前景特别清晰。而这些清晰的细节与远景的朦胧景象形成了一个对照,加强了对比。

《在干涸的卢卡尔河边嬉戏的儿童》

河水它的色彩明度的递减带来了光线与景深。群青色向远远景模糊增强了这种景深的效果。


明度:是指色彩的素描因素黑白灰明暗对比。第一种是同一种颜色受光后明暗层对比。每种颜色通过加水稀释颜色会越变越浅,水分变少的时候颜色会加深。第二种是不同颜色受光的明度对比,比如,黄色和黑色和紫色对比,黄色就很亮,明度就高于其他的橙色绿色红色等。

纯度:一个颜色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就是色彩的饱和度。是灰和纯度的对比。刚买的颜色就是纯度就高。画水彩时,要注意色彩对比,找到他们的区别。

色彩冷暖对比。(重要)

补色对比。光线也可以通过补色对比来获得。补色:黄橙,黄紫,红绿。三对儿对比可以在一处微弱,而在另一处强烈。比如说将绿色画在白纸上,肉眼自身会在周围的白色上面制造出一种补色的粉色也就是偏红的颜色。这个属于肉眼和这种感官视觉上的一个机制吧。

《上伊斯勒的暴风雨》

这张画就是天空的明度逐渐在变化,右边的是蓝紫色——过渡至(互补)——左边相对偏橙。暴风雨这种风景强光前景足够的暖色调——画面左侧橙色调天空=形成一个次补色。

面积对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技法:局部打湿,等待的时刻调色,最后上色。

从左至右是水分最多到最少的变化。

小tip:画主体,先局部打湿,然后调色,再加色过渡,变冷暖,最后加补色,等等,都是在这个主体是湿的状态。因为湿才是水彩最有意思的地方。接着可以画光影,其他细节,背景等。【肯定】

2:拿到参考图,分析背景重还是浅,如果是浅色当然可以先画,不影响主体都可以先画。【自己判断错的】

3:先观察,分析,什么颜色,会用到什么颜色,避免打湿后还没挤出颜色情况。【强调】

4:巧合的出现?有意的去打湿的时候不要全部打湿。那么我们打湿一小部分,然后中间给它留一点,然后再打湿底下的部分让它有干湿变化。【新get】

三、上色示范讲解:分析素材的色调/步骤/上色步骤讲解

是湿画法。比较难,加油!

观察灯泡,取中间和右。先画背景,趁湿画远处灯泡。最后画近处灯泡。灯泡玻璃质感,分为上下两层,上透偏绿,下反射偏粉红。微弱对比提现玻璃质感,最后用白颜色高光质感。

构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