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都还不到拼天赋的时候。
这句话在网上一度很热门,很多人的认识可能是觉得:那是我还不够努力,我应该再刻苦一些,再努力一下,再拼一点。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是你努力的方向不对?不到拼天赋的程度,也有可能是你拼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天赋?!你只不过是在茫然的努力而已。
今天,人人都在谈论优势、长板原理,每个人都知道应该要发展自己的优势。但是如果你真的问他:你的优势是什么?
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也可能说“不清楚”;即使有些人说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但是却很羡慕别人身上更有含金量的优势,又或者是自己有什么优势的,但是其实可能他在这个方面的投入还不到10%的精力。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此看的很清楚:“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在这一点上,也往往认识不清楚。”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既然不知道优势是什么,至少能看到自己哪方面不足。发挥不了长板,那就先“补短”吧。老祖宗不是说:知不足,然后知进步嘛!
殊不知,这就陷入关于优势的第一个误区——持续纠错。
“如果能纠正一个错误,你就会变的好一些。”乍看起来,这话没毛病。
所以我们会很自然的认为:只要可以纠正所有的弱点,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但是,人不可能纠正所有的错误,犯错误会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以纠正错误来达到卓越的道路,只能是一条不归路。
纠错,只能让你达到及格,或者比平均水平略好的程度。比如写作,如果只是改错别字和纠正语法错误,小学低年级之前还能有好成绩,再往后就很难靠纠正错别字来得优了——因为不出错只是基本要求。
反过来,如果你的优势足够大,有些弱点也会被忽略。作家余华曾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过,幼年时自学的小学和中学课程,认识的汉字其实不多,却以为可以应付写作。多年后,中国的批评家们纷纷赞扬他的叙述语言简洁,他开玩笑的说:“那是因为我认识的人不多。”后来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后,西方人认为他的语言很像海明威,因为那也是个“词汇量”缺乏的作家,因为缺乏华丽的辞藻,才努力让简单的文字能表达的更多。
02
优势:持续的在某个特定方面取得积极成果,表现出来近乎完美一种能力。
对于优势,人们还有一个误区:在有天赋的方面努力就可以获得优势。这同样是一句表面上看起很“正确”的话。
先看看优势定义的三个关键词:完美、积极成果、持续。
首先,持续而不是灵光一现,三分钟热度、偶尔的发挥超长,或者趁着新鲜劲儿耍个三板斧,这都不算优势。就像有人跟我说:“我做我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会很专注。”这不能说明你有“做事专注”的优势,因为这从表面上看来你的专注没有可持续性。
再者,积极成果也很重要。凡事都有两面性,任何超强的特质背后都有诅咒——领导力强的人容易武断、执行力强的人可能会冒进……你需要能够驾驭自己的特质并取得积极成果,才能算优势。
优势=才干×投入。
才干是天生的做某事不费劲,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行为,思维模式和感受。必须经过从无意识察觉,到有意识的使用,不断学习和刻意练习,投入时间、精力、知识技能甚至经济,才能变成优势。
发现才干,培养优势一般会经历这样四个阶段:
🐳偶尔发现。在各种场合、经验和环境中,通过不断尝试,偶尔发现自己特别有天赋的领域。
🐳逐渐识别。多次重复,主动反思,逐渐识别自己的才干。
🐳能够利用:围绕先天的才干,持续的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技能,固化成能力。
🐳外界认可:通过向外界展示能力的成果,逐渐获得认可,成为优势。
人人都有才干,它就像花园里的种子,你需要认真的看着花园,发现才干的种子,尽快圈起来施肥浇水。那些“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行为、思维模式和感受”逐渐变成“持续获得积极成果的能力。”
03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这1%的灵感才是最关键的。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中提到了人脑的发育过程,在人3岁左右的时候,大脑逐步发展到形成了最复杂的神经网络——1000亿个脑细胞,每个脑细胞都在和另外1.5万个相连。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神经网络逐步“退化”——一些刺激反复出现,对这些刺激反应的细胞神经链接逐步发育强大,另外一些则逐步减少甚至萎缩。直到16岁左右,人脑里的神经网络链接数目几乎只剩下鼎盛时期的一半,但这一半的通路却在传输着比以前多10倍的信息量,每条通路的神经联系都变的更强大。
每个人由于受到的刺激不同,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神经回路并逐步定型。——传播速度最快,反应最直接,调用的资源最多,被称为大脑中的“黄金回路”,就是才干。
不同的脑黄金回路,等于不同的优势。
那么,怎么找到自己大脑中的“黄金回路”,发现自己的才干呢?
1928年,美国人威廉.摩敦.马斯顿在其撰写的《常人之情绪》一书中,介绍了DISC理论,通过用科学的方法描述人们不同的行为风格,根据行为的倾向性进行预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快的认识到自己的才干,并积极调用这些特质。
DISC根据两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比较关注人还是关注事,第一个纬度比较快还是比较慢,把人的行为风格分为 DISC 四种。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种特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某一个特质的高低,只是代表他身体上面低特质比较高。每一个特质,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用得好它就是优点,没用好它就是缺点。
就像一瓶水,如果喝了半瓶。有些比较乐观的人会说太棒了里面还有半瓶水;有些人却很悲观的说只剩半瓶水了。
通过专业的软件辅助,可以对每个人的DISC特质进行评测和分析。
越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驾驭自己。
了解了自己的行为风格,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才干所在。
04
过去成功的经验,很有可能成为你将来失败的根源。
《三国演义》里的刘皇叔,其发家致富靠的是“仁义”,善用人,善用情,善用义。所以有了桃园三结义,有了“三顾茅庐”卧龙出山,有了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了无数的将士为其肝脑涂地,最终有了三分天下得其一。
然而,到了蜀国中后期,这个“仁义”却成了衰败乃至没落的根源。
马谡失街亭,被砍了头;而关羽放了曹操,也不过是摇摇头,因为兄弟情深。一时令多少将士寒了心,也挡住了更多优秀人才投奔的念头。
关羽死了,张飞报仇;张飞死了,刘备去报仇。仇没报成,却因此一病不起一命呜呼。因为兄弟情深,却忘了家国重任,临危托孤,扔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可谓,成也仁义,败也仁义。
所以,我们即使找到了才干,也投入了时间、精力去刻意练习,成长为优势。也需要随着发展而对自己的优势/特质有一定的制衡,也许是团队成员的彼此配合,也许是流程制度的规范,不能一味的发展“优势”,也许,它会成为“劣势”。
05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每种性格、每种行为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关键看怎么用。
优势是做事情的方式,而不是某个事情本身。比如说,小明是因为有了“学习”的优势,所以英语学的特别好。
而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提升性格或者提升自身能力,前提是你有一个“战略”,要根据自身优势,来制定个人发展策略。了解自己发展自己,选对位置发挥优势。
只要目标在,路就不会消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