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被朋友圈一个守护汉字的程序刷屏了,在气氛暧昧而暖色的情人节烘托下,显得格外的清奇,像是一股独特的清流。看着朋友们发的一张张图片,我好奇的试了一下,却被这个短短的小程序狠狠的击了下心灵。“我想以我之名,守护我的汉字”
“彳、亍、踅、赟、翊······”你,还认得这些汉字吗?每个中国人一生大约会说汉字四亿次,有出处的汉字总数约有十万个,它们镌刻了唐诗宋词、百家经典,也见证了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而常用汉字却不到四千个,在提笔忘字的今天,人们甚至很多字都已经不会认不会写了。汉字,正在逐渐陨落、消失,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小时候跟着老师学写方块字,横平竖直的笔画简单书写便是一个个汉字,一撇一捺的人字,加上一横便是大字······每一个方块字,加减之下便是新的汉字,就像魔法一样神秘而有趣。那些独特寓意的文字吸引你的不只是他们的外形,更是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它们被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名字里。“瑾字象征洁白无瑕的美玉,比喻高洁之人”“贤字寓意贤达、明慧之意”每个汉字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内涵都在我们的传承中得以延续。
后来学习书法,楷书的方方正正极尽文字的方画之美,行楷的行云流水写尽文字的万般变化,草书狂放不羁、洒脱自如,隶书的初始之美、意蕴深沉,这些变化诸多的书法形体被每个汉字赋予了新的意义。但我们好像都快要忘记这些了。
前几天去银行办理银行卡,在本就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人排队,人们拿着表格,在这个小小的大厅里,推搡着出来进去。 就是这样一个逼仄的空间,还被一个趴在大桌顶端填写表格的人占去了大半。 在排列满满的柜台前,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换句话说,一脸的不耐烦,没有人解释要等到什么时候,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是一个上午,也许是一整天。本就有着等待的焦灼和冰冷的对峙与沉默,还时不时可以听到传来询问的声音,“这个字怎么写来着,那个字是这样吗?”诸如此类,我感觉整个大厅的气氛都在这样的询问里日渐紧张,嘈杂却又日复一日,下一个拿着表格的人依旧是这样的情形,这个字不会,那个字又忘了。
……
生活在汉字的国度,我们难道不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本来的东西吗?
在如此拥挤的外在空间及心理空间里,在日益加快追求效率的时代环境下,我们都在跌跌撞撞地过着每一天。我们甚至忙碌到忘了去想,传统中国人的汉字文化,究竟在什么时候,被扔进了何等蒙昧不清的角落里。
所以,当我点开这个小程序的时候,恍然间,仿佛被丢进了一个久远,空旷,清雅的世界中去。
在那里,写字的人,手拿一管软笔。不会写字的人,则用敬畏的眼神,看着那一方方墨色的痕迹。他们视文字为神圣的东西,不可亵渎,不可辱没。即使是写有零乱字迹的纸,也不可轻易丢弃,而要用焚烧将它们送往神住的天国。他们如此珍爱这些文字,象捧着清明的灵魂一样,侍奉着它们。在他们的眼中,字与人一样,是有灵魂的,书写的人,将自己的灵魂托附在这些文字上。书写的字,则赋予书写的人更高尚的灵魂砺练。
在文字的世界里,每个初拿笔的孩童,在划下稚嫩的一点一横的同时,都会被严肃的先生教导,一点一滴地教导:要先坐得端正,心才能端正。只有心放端正了,字才能写得端正。这即是柳公权答唐穆宗所说的:“心正则笔正”。老先生会用戒尺敲打着桌子,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纸上的规矩,什么是做人的方正。
在汉字的国度里,孩子们一遍遍地摹写颜楷,他们“不但学写字,也间接认同了颜体字传达的大气、宽阔、厚重和包容”,因为“颜字像平原上骑马,有一种开阔的壮观。学习颜体,似乎也在学习做人的大度与宽容”。他们学“藏锋”,学“棉中裹铁”,学“高峰坠石”,学“千里阵云”……,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内敛的人,“外柔内刚”的人,充实而丰富的人……。在他们拿起笔的那一刻起,他们开始塑造属于自己个性的字;从那一刻起,他们也被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字无声地塑造着。所以,蒋勋说:书法美学已无法把“字”与“人”做完全的切割。“书品”也就是“人品”。
所以,我们才说,即使是再懂得隐藏自我的人,也无法在他的汉字书写中掩饰自己。他的刚硬,他的锋芒,他的世故,他的猥琐,他的率性直肠,他的曲意奉迎,都在以书示人的同时,被观者一览无余。因而,赵孟頫登上了书法的至尊之境,却终究在品格上输与了颜真卿;董其昌则在后人的顶礼膜拜与唾弃诋毁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百年。
千百年来,被读书人奉为法典而遵循的,仍然是:“书”的品格,其最高境界还是“人”的品格。“九宫格”所诓定的,是做为一个读书人,做为一个人所不能逾越的界线。“永”字八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的。
正是因为汉字的品性被赋予了人的品性,所以,汉字才变成了更崇高,更神圣的事。
然而这一切,终究还是发生了改变,而且是巨变。硬笔代替了软笔,接着,键盘又代替了硬笔,打印机里敲打出的是一个个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绝无生命力可言的汉字……
汉字连同那些久远的事,被我们一并抛诸脑后。我们似乎认识这些汉字,但又感觉远隔千里,我们可以说一口流利的牛津腔;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卫星上天的公式;我们知道地球的另一端发生的每一件事……却再也没有人教我们该怎样面对一张静白的宣纸,运笔谋篇,也再也没有人教我们横平竖直的汉字蕴含着的独特味道,再也没有人教我们从书写中领悟最元初的为人处事之道。
丢掉了汉字的同时,我们还丢掉了规矩,丢掉了方正。我们鄙视一切传统,蔑视一切规定,我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还有什么是值得遵奉的。我们不尊重他人,也不被他人尊重,继而,我们失却的是做人的尊严。
在时代的久远里,我们象一个不懂事的婴孩,义无反顾地剪断脐带,再回身将锋利的匕首刺进母亲的胸膛。母亲颓然倒下,再没有可以滋养我们的乳汁流出。于是,慌乱中,我们奔走呼号,认下各种各样的后娘,而当我们长大,一点点成熟起来,才猛然发现自己已变成了一群“狗娘养的”。我们曾如此迫不及待地批判血液中流动的一切东西,撕碎我们的每一寸肌肤,剔除骨骼上的每一片血肉,我们以为终于改头换面了,却不知自己只是一堆根本无法站立的森森白骨。
在这个国度里,好象每一个别人都是无足轻重的人,每一个别人都是贱人,于是,没有人懂得去尊重别人,体谅别人。在唯我独尊,而视他人为粪土的大环境中,每个人都成了贱人。
当情人节的气氛代替了七夕节的相守,当扑面而来的蜡烛玫瑰代替了浓情蜜意的共剪西窗烛,当冰冷的键盘鼠标、电脑记忆代替一笔一划的汉字书写时,这一场关于文字的救赎无疑成为了一股时代的清流,那些几乎已被忘却的东西倏然间扑面而来。那些古老的文字,几千年前的仓颉时代,让“天雨粟,鬼夜哭”的文字,被我们的祖先恭恭敬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字,原来是那么地美。
这个时代,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默默地,一笔一笔地重建已然坍塌的价值观。
也许一笔一笔地书写汉字,并不能挽救这个社会,并不能挽救一个国家。但是就这样,一笔一笔地写下去,总会有一些人,开始思考起生命的真正意义,开始思考起该怎样方正地做人,方正地处事。也许,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会因此而变得稍稍美好一些,也说不定……
我想以我之名,守护我的汉字,这些汉字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们,本身就值得我们珍视,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抛弃、忘却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