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管理者?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判断管理者的标准并不是下属的多少,而是其成果对公司的影响。在每一个知识型组织中,总有人单独作战,虽然他们没有下属,但他们仍然算是管理者。
二、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卓有成效通过学习是可以学会的,人人都可以学会卓有成效,一群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要做到卓有成效,并不需要特殊的天赋、出众的才能或者专门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
三、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会遇到四种情况,而他自己基本无法控制。每种情况都会向他施加压力,将工作推向无效,使机构运作不灵: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3)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只有当别人能够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
(4)管理者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但如果他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在组织内部所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什么是有效性?
管理者的有效性,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强调的是“按时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产生成果”,强调的是“把知识转化为成果”。
通才和天才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应该努力的是,学会善用那些专精于某一领域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提高有效性。我们既不能增加资源的供应量,就应该设法增加资源的产出量。
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考虑到组织的需要,有效性应该受到优先的重视。同时,有效性也是管理者达成目标和绩效的必要手段,因此更应该受到高度优先的重视。
五、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
下列五项是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以上这些就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这本书的主题。
handone:一站式企业协作和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