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写手和作家的区别


我们都在写,我们可以把一个故事描绘出来。但是故事完成后,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

是的,我们缺少的东西,就是我们和作家的区别。

许多人具有讲故事的才华,但他没有完成提炼故事精神的能力,而这,正是一个通俗写手和大师之间的区别所在:前者注重故事的趣味,后者完成故事的精神。

一个能完成故事的时代精神的作家,就一定能够把他笔下的故事从美学推向存在,直至把小说推向它所能抵达的真正的深渊。

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故事就达到了这个效果,我们视它为小说的最高典范。中国的作家,严歌苓,苏童,余华都是可以给人启发的作家。

怎样完成写手向一个作家的过度呢?有针对性的阅读好书会是一个不错的帮助。这种阅读是在自己一边写,一边读的常态下进行效果最好。

所谓好书,就是在茫茫书海中,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让你爱不释手,看了一遍想看第二遍,每一遍都可收获新的灵感。

阅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依据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家建立一个阅读书目。

理论上来说,真正的思想家不需要读这么多的书,就能够构建自我思想体系,但这种生而知之的异类数量较为罕见,几百年也出不来一两个。

考虑到我们都是普通人,也只能按照普通人的路子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许多人连现成的书都读不明白,最好还是视自己为一个普通的守夜人,就是读懂书,建体系,再传承,以待来者。

即使要做到这一步,也需要先行对思维认知有个思考,就是你要如何获得知识,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如何有序排列的过程。

完成这一步,写作就游刃有余了——这时候,你的思考不唯有一定的深度,也有足够的广度,简单说就是看问题看得通透,生存很容易,不会有什么痛苦或是压力,即使有也没那么夸张。

仿佛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用平常的,冷静地,客观地态度来描述一件事,然后,发现一个普通的故事在完成之后,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了,仿佛看到一个人生的大幕正在拉开,很多精彩正在徐徐上演。

我们通常在选材料时,都是按照直觉去选,有些事印象深刻,有的是喜欢故事里面的小小幽默,但这些可能和主题并没有大的直接关联,只是我们个人的偏爱好而已,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按照逻辑进行理性选材了,和主题关联不大的细节,我们会毫不留情地砍掉,那个时候,我们向一名作家又迈出了一小步。

所以,我们会发现,有的时候一个作家开始了创作,他的思路会被他笔下的人物带着走,而不是最初他的大纲里选定的那样,这就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本事。

一句话,提炼出故事背后的意义,是我们眼下需要做足的功课。

这一课做好了,写作就提升了一个层次,人生也会感觉不同以往,从此圆润而通透。

喜欢本文的同学,你或许会喜欢:我们为什么开始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41评论 9 209
  • 梦有西风彻骨寒,夜夜思卿颜。唯恐不明心头事,一念天涯断。 愿有周公携我意,入卿梦,且诉相思至天明。
    梦有西风丶阅读 324评论 0 0
  • 夜 站在阳台上 霓虹掩盖着楼宇的真实 所有的窗户已关闭 我的泪挂在眼角 却不见你的双手 此后 我走出这座城 在城市...
    子心yjr一广州阅读 215评论 0 0
  • (六)我要和倩倩约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书法功力又精进了一层。 不过,张倩并没有来找我学习过,只是偶尔在月光下的...
    儿和女阅读 2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