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师资班第11次共修学习感悟
今天的共修主要内容是分享《家道传承》第四章“利他是根本”的重点句,及弟子规力行感悟。
重点句:
1.家庭教育的六德,孝道、诚敬、利他、感恩、勤俭、爱国立志。可以构筑孩子一生的幸福。
2.一个人有德无德,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是自私还是利他,这是德行的根本分界线。
3.什么是良性成长模式?就是利他和自利的反复循环。
4.利他是什么?小而言之是习惯,大而言之是能力,再大而言之是智慧。
5.如果一个孩子有了利他的好习惯,他到了社会以后,首先人脉会很多,别人愿意和他来往,他是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会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随着人脉多,机遇就会多,别人给他创造很多机遇;机遇多了以后,他在每一个机遇中去锻炼自己,在帮助别人当中成长自己;成长带来了能力提升,没有机遇就没有成长,能力是慢慢锻炼出来的;有能力为别人服务,就会产生自我价值,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6.利他会吃亏吗?古人说,养成大拙方为巧,修得如愚始知贤。
7.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便是。——弘一大师
8.自私的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第一,家长不明理,是自私的人,第二,家长一味满足孩子欲望,第三,家长不知道利他的重要性,光重视学习。
老师在书中提到:他在工作中组织郊游,座位不够了,有的年轻人能主动让座,有的却一动不动。吃饭时,饭不够,有的会等等看,等大家吃的差不多时再吃。有的却赶紧抢着吃,不管不顾的,心里完全没有别人。
如果抢饭吃的是咱家孩子,会不会脸红?
深思:怎么培养一个有利他心的孩子?
首先家长要深刻认识到利他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上为孩子做出利他的榜样,做事经常想着别人,服务别人,将这个过程分享给孩子。面对孩子的日常,也引导他去考虑周围人的感受,为他人做事,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劳动中感受喜悦,为他长善。在家吃饭,遇到好吃的,是不是第一筷子先夹给老人,给家长?在学校里,自己会的题,同学不会,是不是愿意把题讲给同学听?你能帮助的人越多,你的能力会越大,福气会越多。
都说“学习改变命运”,是吗?应该说是“正确的学习或者说是基于利他心的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因为自私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立足,有大成就的。培养孩子的利他心,不用讲大道理,就是带着孩子去做利他的事情,去做义工,做志愿者,去老人家里帮助打扫卫生,去社区帮助服务,去敬老院和福利院帮助做饭,拖地。等等。多做,孩子的利他心会慢慢成长起来。
通过今天的共修,我想到了我们梳理课件的重点,是理清思路,找到各个知识点的关系,通过重点句将这堂串连起来。所以,讲解很重要,不能光读重点句,要在读的过程中,穿插理解串连,10分钟就是一堂课程,通过这10分钟把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讲出来。这中间,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还考验了我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今天我担当主持人,为了让大家能听清我说话,我用很大的声音在家里诵读拜孔文,诵读《为家庭教育祈愿书》。我听到女儿在笑我,我知道她在听,她以前没有接触,是我的错,我不知道怎么样让她加入进来。通过主持,我知道,让她听到,让她明白妈妈正在做的事情,至于她是否接受,也不强求。慢慢浸润就好了。十分感恩这次担当主持人的机会,感恩大家给我这次机会,感恩书院给我们的学习平台。
今天各位老师分享的都很精彩,在时间上把握也很好,衔接也很流畅,向各位优秀的老师学习。坚持做到三不离,不离老师,不离团队,不离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