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中提到“你必须要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且经常使用他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这种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通过刻意训练,并尝试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自己成长的速度。
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多元思维模型?
农业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核心的多元思维模型应该是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为农业提供解决方案。很多现有的细分研究领域都是基于这一思路的,例如农业工程将机械及自动化技术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人力工作的不稳定和低效问题,分子育种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精准筛选需要的性状从而减少育种过程的随机性,设施农业中应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小气候。那么自己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关注哪些能够在农业领域进行结合的新技术?有没有现有在其他领域比较成熟的技术还没有应用在农业领域?这些技术是否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这些问题应该成为自己不断思考的关注点。
反思自己的科研中出现过的误区和利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改进的方法:
第一、容易被现有专业知识的框架限制。很多农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学科的知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沿着“专业”定义的内容去寻找问题和方向,这样就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东西太少了,而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要面对农产品采收后较高的损耗率问题,不能局限在简单地通过降温冷藏充氮气来解决植物生理层面的问题,还需要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销量预测及生产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来缩短采收后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总结一下,“缩短采后时间+减缓变质速度”就是解决农产品保鲜问题的多元思维模型。
第二、过多依赖前人经验而非演绎推理。做科研选题或者试验设计的时候,大多依赖于既有研究的思路,通过文献综述获取别人的研究经验来完成自己的试验设计。这样的模仿式科研适合硕士阶段的训练,但对于博士而言需要更多自主式的创新性工作,科研的突破性创新一定不是在同一个赛道上比别人做的更好,而是重新定义新赛道,建立解决这一问题新的逻辑思路。新的逻辑思路怎样建立呢?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分析问题本质,从不证自明的逻辑元点开始,建立针对某一问题的逻辑通道。
第三、从结果到结论的逻辑推理不够严密。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对试验数据的解读,一位科研领域的高手一定是讨论部分写的最好的。讨论部分内容就是对科研试验结果的解读,需要作者明确地阐述结果图表中说明了哪些问题,在逻辑上是否准确,和其他研究成果的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原因在哪里。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的研究缺少对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个时候更应该重新学习“硬科学”,用物理学和数学中的思维去训练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