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迈出第一步,但一年后站在同样的地方不是更害怕吗?先出发,路上缺啥补啥。人生路长,万事皆可期待。”
当正处在极度职场疲累期的我,阅读到这段话,心被猛烈撞击。
是的,此时我的痛苦来自于害怕,我害怕辞职,我害怕改变,我害怕我的一个决定影响家庭的平静,但现在所谓“平静”的日子是我不喜欢的生活。
如果让我描述现在的自己,我会说:年轻的外壳装着一颗衰老的内心,我讨厌这个世界。
每天的工作消耗着我的时间、情绪、心力、精力和健康,可我本是阳光晴朗的年轻人,如今这般死气沉沉,这是对的吗?
“生活并不是在一瞬间杀死你的,而是从你内心冷了、失望了、妥协了那一刻开始的。”
当我决定重拾阅读与写作,我知道,我没有妥协。
我打开曾经熟悉的写作软件,登录账号后,曾书写下的文字呈现在眼前,我感谢还在坚持运营的写作平台,让我看到过去闪耀的自己。
年少时,害怕熟人看到自己的“心事”,将他们用文字的形式书写下来,展现给陌生人看,还期待着被喜欢,回忆起这些小心思,也是一番美妙。
此时的我,职场是摸爬滚打6年,育有一子4周岁,弹指一挥间,发现自己最后悔的事情是没有坚持阅读和写作。
我试图利用下班时间改变自己,也尝试重拾阅读,但是没有读完一本书。
当职场再次给我带来极其煎熬的感受时,我仍想通过阅读的方式帮助自己缓解痛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大数据的推送下,我发现了这本《这世界喜欢晴朗的人》,温暖且治愈,没有难读的专业化和说教化,像一位大姐姐,只是想跟你聊一聊。
她鼓励我尝试自己拨开眼前的迷路,而不是扒开我的嘴灌“心灵鸡汤”,我喜欢这种轻松、美好的阅读体验,我想,它会慢慢让我拾起对阅读的兴趣。
“当你不再把挫折和苦难当成刻意的针对,而视其为自己升级打怪所攒的经验值,就不再害怕失败了,因为每一次你都不是从头开始,而是从经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