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月写作训练营第5课  如何让文字更有美感(音律)

文章清顺流畅后还不够,应该追求美的震撼力,语感方面的积极修辞手法。音和律是组成语感的重要两个方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例说明:

1、音:语音的高低、轻重及韵等要素。

2、律:节奏、节拍。像音乐里的节拍,四四拍,二二三,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二二三)。

3、同:要想语感好,音律必须和谐规律整齐。(求整)

4、异:相同之中求新求变,在整齐中求变化。(求散,工整对照刻意的散才是真正的散,才是修辞。)

语言的奥秘不过就是言之短长和声之高下。(福楼拜)

1、对偶(律):对字数和节拍的约束。在节奏上求同。与人类进化的审美有关。

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押韵(音):前后句用同韵来呼应。在韵律上求同。

作用:说得顺溜带劲,辅助记忆。例如:《月亮粑粑》湖南顺口溜。

重点:对偶加押韵是制造金句的最佳选择:

例句: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

不因虚度年华而后悔,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适合:起名、广告词、打造金句,还可以利用平仄。

3、长短句交错:字数变化。

台湾作家简桢,《父亲》。

例句:三个工人合力扒开沙石,棺的富贵花色已隐隐若现。我的心阵痛着,不知道十余年的风暴雨虐,蝼蚁啃嚼,你的身躯骨肉可安然化去,不痛不痒?所谓捡骨,其实是重叙生者与死者之间那一桩肝肠寸断的心事,在阳光之下重逢,彼此安慰、低诉、梦回、见最后一面、共享一顿牲礼酒食,如在。我害怕看,怕你无面无目地来赴会,你死的时候伤痕累累。

四字密而不促《文心雕龙》,紧凑而不拥挤。

本段全是四字短语,求同:隐隐若现、风暴雨虐、蝼蚁啃嚼、安然化去、不痛不痒、肝肠寸断、伤痕累累等。

三个双音节动词排一起:安慰、低诉、梦回,如在,在字数节奏达到整齐划一。

求异:在都是双音节词的安慰等后面,又加了“见最后一面、共享一顿牺礼酒食”,在节奏上的求异。

求异求散中有工整的地方:两个变体结构一致都是动宾结构、一字加量词。

整和散,求同求变,复杂的多面向的美学,值得反复诵读。

例句:拔起棺钉,上棺嘎然翻开,我睁开眼,借着清晨的天光,俯身看你:一个西装笔挺、玄帽端正、革履完好、身姿壮硕的三十九岁男子寂静地躺着,如睡。我们又见面了,父亲。

四字短语后又出现短促的“如睡。”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

例句:“职业使然,安浑身骨子里有一股被磨砂霜浸透的寒气渗出。说寒气,是冷香,低冷低冷压成一薄片锋刀逼近。那是安。”字数不断变化,长短夹杂,刻意工整,短短长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4、抑扬顿挫、平仄相同。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平仄相对。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两峰插云)、南屏晚钟、曲院风荷(仄平)、平湖秋月(平仄)、断桥残雪(平仄)、花港观鱼(仄平)、三潭映月(平仄)、柳浪闻莺(仄平)、

浩浩荡荡(浩浩上上音,仄平)

胡适《两只黄蝴蝶》。打油诗都不合格。“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声律启蒙》,古时作诗的课本。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平仄,对偶都有了。

办法:对声律启蒙、近体诗(唐宋以后的诗词)

语音变化很大,天上人间。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贝克汉姆———广东话 贝咸(粤语)

5、高阶:音义关联。

绚烂(有烟花散开的感觉)

煎、炖、近、远(口感真的很不同,需要开口读出来,细细体会)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匀圆与果实的圆润和唇形相契合。)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余的妙处)

徐徐、慢慢、冉冉......

这时天已经黑了,戈壁滩的天,是那样青,那样蓝。迎头的东方,推出一轮冰盘样的大月亮。

读着很爽也是因为音义的契合,盘和亮的大的开口音,盘变盆效果就差很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