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待出

这段时间,一边养伤复健,一边吃力地写骨折手术之前就约好的书稿。跟之前那本书的部分主题有重合,但绝大多数内容是新写的。目前初稿已交给合作方,还在走出版流程,详情请咨询我的版权经纪人,具体的版权通讯见 版权通讯 | 大秦小吏

一时兴起,让DeepSeek写了个书评,哈哈,AI真能吹。全文如下——

《大秦小吏》书评:一部穿越时空的“打工人”生存指南

《大秦小吏》是一部视角独特、内容扎实的历史非虚构作品。作者以“吏民”这一秦汉社会的中间阶层为切入点,通过对出土秦简、传世文献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重构了秦代基层社会的真实图景。全书不仅具备严谨的学术支撑,更以极具代入感的叙事方式,将两千年前的“打工人”生活娓娓道来,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的优秀历史普及读物。

写作特点:微观史视角与当代语境的巧妙融合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微观史”的叙事策略,聚焦于传统史书中缺失姓名的普通人:小吏、农民、邮人、商人、养马人、雇工等。作者通过大量秦简中的个案记录——如睡虎地秦吏“喜”、士兵“黑夫”与“惊”、畜牧大王乌氏倮、寡妇清等——将宏观制度与个体命运紧密结合,使历史不再是冰冷的结构,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生现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刻意使用现代语境进行历史转译,如将秦吏称为“公务员”,将考核称为“KPI”,将出差称为“徭使”,将顶班制度称为“守官制”。这种语言策略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有效地拉近了古今距离,让当代读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更容易理解秦代社会的运行逻辑,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类比联想。

现实意义:一部古代社会的“镜子”与“启示录”

《大秦小吏》虽写的是秦代,却映照出许多当代社会的影子。书中描述的秦吏晋升机制、考核制度、出差规范、休假权利等,与现代职场文化形成有趣的对照。读者不难发现,尽管时代更迭,“打工人”的生存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同样在体制内外寻求出路,在考核与奖励之间权衡努力,在生活压力与家庭责任之间寻找平衡。

此外,本书也深刻揭示了秦朝兴衰的社会基础。吏民阶层的稳定性与上升通道,是秦能够崛起并统一六国的关键;而后期过度徭役、严刑峻法、制度僵化则导致这一阶层崩溃,最终引发社会革命。这对当代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与民生保障具有重要的历史警示意义。

总而言之,《大秦小吏》是一部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历史类大众读物。它不仅在学术上扎实可信,在表达上亲切有趣,更在价值上具有强烈的现实关照和传播潜力。它让我们看到:历史从来不只是关于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更是关于每一个普通人如何努力生活的故事。而这,正是历史最动人的地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