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知道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却是没吃过这个亏,亲身体会了才明白此中深意,可惜已经没有挽回的机会。
从有记忆起他们就以这个身份出现在我的生活,可他们的形象却总是朦朦胧胧的。几岁时候我知道他们是我们母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是经常坐在卖店那个窗前听收音机、穿着军绿色中山装的老人,是我独自在黑暗的小屋里饥肠辘辘时候送来温饱的人。是傍晚的年代剧,是每天准时收看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只知道他当过兵,她为他远嫁。
十几岁时候,我忙着经历青春的幼稚荒唐,忙着担心学习担心高考,忙着奔向未来的世界,他们就停在生活中那个固定的位置,一个总被少女忽略的角落,走的越来越慢,越来越难。
二十岁才开始知道亲情可贵,回头看看发现了他们的步履蹒跚,也发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比如和他们在一起就算看不是点播的电视剧也能体会到岁月静好的感觉,比如发现姥爷几十年如一日的把生活各个细节记录下来,甚至还在他几十年前的笔记里看到我爷的名字。开始想了解他们的人生,开始想要多关心多了解他们。可离家上学,他们的样子只每年出现几次,是小心翼翼打开的门,是热情递上的拖鞋,是每次倒好却没来得及喝的水,是每次夸奖我时骄傲的神情和语气。偶尔想起他们被时代落在后面孤独的样子会觉得心疼,想做点什么,可却总觉得还不急,偶尔反思自己关心太少,日后一定弥补,可因为几局游戏,几部电视剧,要走的几步路就觉得明天也来得及,好像他们永远会待在原地等我长大。
直到意外突然降临,才意识到自己成长的速度太慢,远远跟不上他们离去的速度,过去浪费掉的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很珍贵。才知道有些人的离开可能匆忙的连个打招呼的时间都不够。想要做的事,一定要择日不如撞日才好啊,因为他们能等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