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关注新闻,但对于我亲临的事我又不能忍不住不说,毕竟关乎生命健康,而我又是一个无比尊崇生命的人,对于此事说上几句。
(提前声明:仅代表个人观点,请保持理性,写作前并未查询相关航空规定)
从昆明到南京的航班上,我照往常一样读书-《湘西散记》,旁边坐着两位彝族姑娘,皮肤黝黑,邻座有三个年龄相仿的伙伴,后面有一对夫妻,听口音不是汉族。和女孩寒暄两句就没有再继续了,可能我的普通话他们听着有点蹩脚。
飞机开始巡航飞行以后,派发午餐,乘务员也都是例行公事,持着和大部分航空公司一样的表情和腔调从头到尾一一发放:
先生/女士:您需要什么,我们有鸡肉和…粉(忘记)
先生/女士:我们有可乐、茶水、杨梅汁
先生/女士:您如果不需要,可以拿一份零食,不吃可以带走的
诸如此类的官话就不一一列举,感觉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差不差。总之有些人需要,有些人不需要,航司肯定之前不知道的,不然也就不会一一问询了,直接按座位下发了。
就在大家一阵狼吞虎咽后,用餐也告一段落,我拿出零食,吃了花生,喝了杨梅汁。大家也都在等待,吃完后一般都会有饮品,我还听到有杨梅汁,当时也就习惯性愣了下,要了一杯果粒橙,就在所有人以为没有一点波澜,再过一个多小时就到南京。我听到后面传来一声:
“我对杨梅过敏”
我回头一看是那对夫妻,丈夫正对着收垃圾的乘务员诉说。
“您说什么”,乘务员问。
“我对杨梅过敏”,丈夫又说了一次,此时丈夫还没有太大异样,说话不清楚只因普通话非他的母语。
“喝杨梅过敏就不要喝了,给我来扔掉”(乘务员),拿过小盒子,估计掂量了下,已空空如也。
此时丈夫一脸无辜的样子,估计他和我一样,喝完闲来无事,就顺便看了下瓶子才发现闯了大祸。
“我喝杨梅过敏”(丈夫)
“你喝杨梅过敏,你不知道嘛”(乘务员)
“有没有牛黄解毒片”(丈夫)
“你有什么不舒服吗,这个我不知道,你喝杨梅过敏你应该知道的啊”(乘务员)
“痒”(丈夫)
“你看看身上有没有起红疙瘩,你自己有带药吗”(乘务员)
说实话,因为皮肤黝黑的原因,即使起了估计也看不清楚。
此时乘务员又习惯性的去收垃圾了,此刻她的工作程式是收垃圾。
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位乘务员观察到了丈夫的异样(满头大汗),就询问发生事情,妻子告诉乘务员起因,此时丈夫已无力说话,整个人显得很痛苦,在乘务员询问下:
“我痒,胃难受”(丈夫说)
说话时一直在流汗,乘务员一直帮忙拿纸,企图帮助把坐椅上方的风口调大,被制止了,可能此刻他流汗不是热引起的,冷并不能解决流汗的问题。
不一会儿乘务长,还有刚才那个收垃圾的乘务员一起过来了,我们的座位在机尾。此刻丈夫明显很难受,想要吐。
乘务长打开厕所门,妻子带着丈夫就这样,后面大部分时间都在厕所,期间出来了一次。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同乘务长建议:询问其他乘客是否有过敏药物,乘务长倒是做了,也找到有一个顾客有药(期间也有一个大姐送来一次药,不过都没有给丈夫吃)。
在卫生间吐了一会儿,丈夫稍微好点,收垃圾的乘务员告诉丈夫:
“还有50分钟,坚持一下,我们已经和机场救治人员联系了,到了机场就说你过敏”
不一会儿又去厕所呕吐了,过程中听到丈夫说:
“我中毒了”,这句话原话我没听到,是乘务员自己重复的。
“什么,中毒了,机上其他人员都没事,就你有事”
事情就描述到这里吧,中途乘务员基本都在我们后面,围绕着这位丈夫,也不知道该喜还是悲内能被这么多人关照,此刻他只后悔喝了那该死的杨梅汁。
最让我不理解的事,飞机降落后,最应该让这位丈夫先行下去,毕竟他患病了,可是他们什么都没做,大家依次按照顺序,先后从机舱出去,我只听到乘务员说:下了飞机去找穿绿衣的机场医护人员,我大概看了下时间,从飞机停下到最后我出去,至少有十几分钟分钟过去了。
实在想不明白为为什么不安排患者先行下去,最起码可以提前10分钟看到绿衣,他的内心最起码是温暖的,我下走出机舱看到了绿衣,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我告知他们稍微等下,患者还在后面,他们一脸疑惑。
对于此次发生的事情,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我的观点和建议:
1、提供的饮食不好吃还有重叠,构成浪费,还没有竞争力。
对于飞机上的餐食一直都有诟病,反正我身边人基本没有满意的,实在想不懂,现在是数据时代,完全可以提供点餐服务,不然你提供的东西别人不喜欢,就会造成浪费,浪费总归是不好的。同时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飞机上餐食也是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之一,居然算作服务,不应该构成其竞争力嘛,毕竟航空公司竞争也很激烈,最起码要有差异化吧,毕竟比谁家花瓶里花好看的时代已经过去,哪家都差不多。
2、突发事件处理过于迟钝
面对客户突发状况,乘务员乃至机组前面一直没有提出解决方案,至少前面收垃圾的乘务员还一直在辩解,这样就会耽误乘客的最佳治疗时间,如果此次发生重大事故,那这位乘务员肯定难辞其咎,我想对于飞机上这种状况应该都有应急手册才对。
3、时间调度不合理
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即使在机上没有得到有效对策,最后机舱门打开的第一时间,应该是患者先出,为何飞机上没有做这一步,最让我费解的问题也在这里,如此简单,只需要说下,我们机上有一位乘客不舒服,请大家让他先出去找医护人员诊疗。让患者在机舱里多等了十几分钟。
4、没有把客户放到第一位
每个公司都把顾客是上帝这句话挂在嘴上,真正做到的屈指可数,我并为查询相关航司的规定,但我想知道,飞机上有人呕吐是算几级事件,如何处理,难道什么都不做直至他到目的地,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是我下次肯定不会再做这个公司飞机,我觉得客户在他们那里根本不值钱。
6、没有把生命放到第一位
罗素说人人生而平等,假如今日飞机上是某位达官贵人,机长和乘务员会如何处理,我相信他的处理方式肯定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因为我从他们那里没有看到对这位平凡生命的那种紧迫感。
对于一个航空公司而言,到底什么最重要,当我们在天上飞行的时候,把自己的信任和生命完全交给了航司,对航司的一切都产生了期待,结果呢却显得微不足道。
7、给航司建议-建立数智共享平台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AI时代,建立飞行乘客的特殊信息共享平台,我觉得很有必要的,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
(1)带来经济效率
每个喜欢吃什么、喝什么,都有其自己性格特点,我觉得完全提前都可以进行预定,减少无用功和资源浪费,提高社会系统流程。即使不提供预定,最起码让大家选择下,飞机餐吃还是不吃,就这一点就会节约很多成本。
(2)达到预测的准确性和人性化
每个人身体状况,像过敏这种问题,后台系统完全可以记录,这些数据只需要共享就完全可以达到精确制定行动,有效的实现对特定乘客形成有利的结果。
希望我国航空生态和服务环境越来越好,至少目前没看到哪家公司像西部航空和日本航空所提供的那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