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某高官因近视丢了性命

近视是一种什么体验?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看山非山,看水非水,20米雌雄莫辨,50米外人畜不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已达6亿,几乎是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现代人近视率如此之高,也有眼镜等工具改善实力,那么古人近视了该怎么办?

古人近视吗?

对于这一点,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有人的地方就有近视,古人也不例外。

所不同的是,在古代近视并不叫近视,而是叫“短视”、“疾目”或“目疾”。

历史文献显示,早在商朝武丁时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疾目”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记有多种眼病及处置之方;医药圣典《本草纲目》,关于眼科的记录最多、述说最详。

古人近视也很多

欧阳修老先生是有记载最早的近视患者。

《石林燕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苦读之心现代人要是有欧阳修老先生十之一二的勤奋,也断不至于这么多年不出大家。

清朝名臣纪昀也是近视。史料记载:有一次,他在值班房候旨,天一热就把衣服脱了。乾隆皇帝近来的时候,其他人老远的就看见了,整理好衣裳。只有纪昀看不见,直到皇帝到了身前才察觉。急忙跪下,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乾隆坐了俩小时也没走。纪晓岚热得熬不住,抬头看不见皇帝,就扭头问同僚:老头子走了吗?惹得君臣一阵哄笑。

宋史大家司马光,“素有目疾,不能远视”。曾感叹道:“东城丝网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堪笑迂儒竹斋里,眼昏逼纸看蝇头。”可见近视也不轻。

都是近视惹的祸

名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有个小故事。有个官员名叫王伯述,私下里议论朝政,狠狠地挖苦了一顿顶头上司抚台大人。岂料,抚台大人正好原来是微服私访,知道了这事就冒充其他官员旁听。

王伯述也是出了名的近视眼,据说三尺之外,啥也看不清,“仅辨颜色”。按照当时的规矩,见领导不能戴眼镜。王伯述虽见过抚台,但是看不清面容,于是当着抚台的面挖苦了他。

抚台大人雷霆大怒,一直伺机报复,最后寻了个机会把他罢官了事。

因为近视把命丢了

得罪上司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好歹能活命。更惨的是有一位高官,因为近视连命都丢了。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厮名叫孙何,北宋汝阳(今汝南)人。据说他,十岁识音律,十五能为文。与当时名满天下的著名才子丁谓一时瑜亮,人称“孙丁”。公元992年,孙何举壬辰科进士第一名,为宋朝第一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状元。他的亲弟弟孙仅,6年后也中了状元,是当时炙手可热的豪族。

如此才高八斗。历任监丞,秘书丞和右司谏等职,一时显赫无比。

但是,孙何有一个难言之隐——近视。而闻达一时的孙河也因为这个顽疾而也丢了性命。

《玉壶清话》记载,孙河每次上殿进札子的前天晚上都要“宿诵精熟,以合奏牍”。某次上朝的过程中,他手一抖将奏牍掉落在地上,瞬间打乱了节奏,回答皇帝问话也开始变得慌乱无序,仓皇失措之下,连拿的手板都掉地上了。

这下可犯了大忌。政敌趁机弹劾孙河,想治他死罪,好在皇帝龙颜开恩,并没有因此而降下罪来。

诞生回到家中的孙何却越想越害怕,因此一病不起。皇帝闻讯专门派太医前去诊治。

太医查看后,准备用针灸之法为他治疗。但孙何“性禀素刚”,不接受,还对太医说:“禀父母完肤,自失护养,致生疾疹,反以针艾破之。况生死有数,苟攻之不愈,吾岂甘为强死鬼耶?”

“遂不起。”

一代英才最终因为近视陨落,实在是令人唏嘘。

眼镜太贵,戴不起

对于我们来说,近视早已习以为常,身边人十之八九都带着眼镜;但在古代,近视并不常见,甚至可以说稀奇。

许多统治者采取老子“民可使由之,民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使得民间读书识字者寥寥无几,当时又没有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因此当时患上近视的人并不多。

患上近视的人反而会因为“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的原因被人嘲笑。

有一手著名的打油诗,就是专门用来嘲笑近视眼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看来不只是现代人被嘲笑为“四眼田鸡”,连古人也被嘲讽,近视之痛古已有之。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有眼镜吗

答案是:有。

早在13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就发明了眼镜,并于大约15世纪中叶,经由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那时,大约是我国明朝中期的万历年间。

古书《叆叇》里对眼镜有详细记载:“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ai dai)也。”这里的“叆叇”就是指眼镜,也是有关眼镜的最早的称呼。

但那时的眼镜异常昂贵,非世家大族带不起,据史料记载,一匹马才能换取一副眼镜,其价格可想而知。

近视后怎么治?

现代人得了近视,可以选择戴眼镜或者全飞秒激光手术。古人医术不发达,是不是就意味着对近视手术束手无策呢?

这个得分两方面说。

古人近视首重预防。

除了读书时正襟危坐,离书远点之外。古人读书时,还会在桌子上放一盆菖蒲之类的物什,这就跟当代人在电脑前放盆仙人掌是一样的,效果几何不清楚,但至少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其次便是古代的“手术”治疗了。

古时候,一旦得了很严重的近视,常常以针灸、熏蒸、药洗等方法来治疗。

明代《景岳全书》中记载了“能近祛远症”即近视眼,“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通过针灸刺相关穴位调节视力,开具清肝明目的药让患者服下,但是鉴于当时的医学的不发达,其实收效甚微。

所以,古人近视后是很痛苦的。

现在,近视的痛苦依然困扰着许多人,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的普及,甚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了,但是它至少不再是什么世纪难题了。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近视人群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摘掉眼镜。LASIK、半飞秒、全飞秒,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很多。头天手术,第二天即可用眼。

杭州华厦眼科医院专家开玩笑的说:如果古代有近视手术,那孙何可能就不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