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mp.weixin.qq.com/s/UAuVIlkYpjx6k8j9lr28aQ
一、 选题角度
中危拯救办的定位是“针对中危人士的心灵鸡汤”,因此,在关于“中年危机”的话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时候,这样一篇紧扣中危的选题既满足了粉丝的期待,也赶在了热点话题的中心。
这篇《北京中年危机前传》的话题地域指向性非常明确——北京,这种指向性既让话题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不至于太过散漫,同时又可以以一个地区人群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而“前传”两个字,又会给人以“未完待续”之感,一篇中危知识干货读完意犹未尽,可能还会有下回分解(事实证明,后来确实还有“后传”)。
二、 行文结构
文章采用递进式的结构,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个层面,抽丝剥茧地解读了北京中年危机的定义、产生原因和自我拯救的办法。
是什么
对生活常态感到厌倦,遇到个人成长的瓶颈即为中年危机。
作者从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着手——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生活常态感到厌倦,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娱乐,都感到兴趣缺缺。正因为这种普遍性让人产生了共鸣,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中年危机”,又会让人带着一种怀疑和顿悟的矛盾情绪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为什么
背景:2010年开始的产业转型,让人在同等年纪就树立了更高的职业心理预期
原因:
1. 职业文化对人格过度渗透,使人无法享受“无所事事的快乐”,也无法享受花钱买来的消费品。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北京风投圈投资人对创始团队的判定标准,这种衡量方式的结果就是把娱乐简化为一种消费行为,因为职业文化入侵人格,享受已经成为不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像作者的友人那样,吃饭的时候考虑的是“这家餐厅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永远处于一种“用自己的职业眼光,去衡量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2. 期待通过他人或者环境探索人格,但宏观上并没有一个机制能够让人拥有固定的精神信仰、稳定的人格和人品。
这部分以25-35岁居住在北京的人为例,分析了他们成长中的两种教育模式,并得出“职业路径为主要基础的教育模式体系,跟以人为本几乎无关”的结论。这种教育也许会带来个人的成长,但是在产业大规模崛起之后,财务压力和自我怀疑往往就会引发中年危机。而无论是升级后的消费,还是铺天盖地的“内容”,都只能带来暂时欢愉,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
怎么办
能拯救中危的只有你自己
作者通过分析中危的本质“对外部Cliché产生厌倦;对个人产出的瓶颈产生焦虑”,而人的主要幸福则来源于“自身的成长持续增值;个人都创造出活深活广的价值”,表明态度:了解自己,关注底层逻辑才是消除危机的办法。
三、 如何开头
开篇开门见山,提出了一个社会常见现象,那些92年之前出生的、对生活厌倦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然后迅速点题,他们应该考虑这是不是中年危机。“是的,在北京,92年以前出生的人已经大规模中年危机了。”
四、 如何结尾
结尾以“自我救赎”的拯救方式完结,并用成功范例中总结出的共性提醒广大中危人士:了解自己,通过强大的自我处理一切信息,不受主流牵制。
五、 素材
为了论证自己观点,作者选取了很多素材:
1. 《Eat Pray Love》电影,利用女主角的经历点明中年危机的状态,害怕无所事事的享乐。
2. 在吃饭的时候考虑餐厅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人朋友。这种用职业眼光衡量世界的生活方式同样是一种中年危机的状态,无法坦然享受花钱买来的消费品。
3. 咪蒙的鸡汤文,这种文章能够成为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但是却没有办法知道或者对人格的行程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因此短暂的麻痹感过后,依然会感到焦虑。
4. 60元的健康盒饭,这种消费升级方式也仅仅只能带来一种生活便美好的幻觉。
5. 市场宏观需求“嘴馋”捧红的烤肠机和短视频,是用来打发无聊时间的,是他人创造出来的需求,短暂的依赖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支持。
六、 共鸣点
1. “92年以前出生的人,大规模中危了。”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产生危机感,这种贴着“25+”、“北京”标签的人不仅要面对竞争、房价,还需要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焦虑感。所以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焦虑的原因。
2. “空虚的精神状态下,给你什么你都会接受”。作者犀利的语言直戳痛处,但又会让人产生一种畅快的感觉。
3. “一个长相姣好的年轻绿茶身边一定有一个丑逼泼妇”,事实如此,情感宣泄的出口,的确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快乐。
4. “他除了职业可能也说不出什么靠谱的概括”,定义人格的不是职业,而究竟是什么,应该在深刻认识自我自后,自己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