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快语尽没什么可聊的时候,本来互回信息很快的聊天节奏中间出现了十几秒的空白期。
我看到聊天界面左上角显示着“对方正在输入……”,于是就将打字框里的几行字放在那儿,等着她把信息发过来,再按下“发送”按钮。
几秒,“对方正在输入……”没了,又静静几秒,信息还没发过来。十几秒的停顿,漫长地流淌。
我知道,她应该是把打好的几行字删了,我又看了下自己打字框里的文字,斟酌修改几个,赶紧发出去,好结束这隔着屏幕的尴尬。
删除打好的字这种事,似曾相识
代表删除的那个“❌”,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按。
不知在何时,不知在何地,我也曾在未及发出前,让别人的话抢了先,长按删除键将打好的字抹去,再换几个简单的新字发出去,应和着对方刚说出的话。
又或者,按下“发送”的前一刻,犹豫了一下,将一段字改头换面,化繁为简,连意思都变了。
心情不好想宣泄负能量的票圈动态,配好了图,打好了文字,加上了表情,想了想,好像又在无病呻吟,然后退出编辑!
QQ动态的评论,调侃的语气自我感觉很幽默,但谁知对方怎样想,还那么多人会看到,还是不出现,只点赞吧!
成长让我们不再童言无忌
删除那行字,是在合适与不合适之间抉择犹豫,一句话说出,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可能有的嘻哈而过,有的则会产生多余的联想,敏感并猜忌。
一种谈话中可能的危机和失控,让人不得不先包装一下自己的话,审视几番才敢发。
成长使人之间的关系慢慢复杂,应该与不应该,都有一个无形的东西在作约束。自己也能感受到,一句话说出口的隐约后果。
谈话聊天有时就像走上一堵高墙,求得的是一种均衡,一来二往的,力道要适中。重了就成了倾诉,轻了就成了垃圾桶,聊天的惬意没了,更谈不上乐趣。
谈话的走向如一棵大树的枝杈,一开始是树干,往后走就是大的枝杈点,再后是小的枝杈点,然后是更小的。至于这枝杈最后延伸到何处,似乎有成百上千种可能。每一次分叉都会与之前产生一点差别。最后,谈话可能延伸到自己未曾预想的地方,就像枝杈从茂密的一团枝叶伸出,触碰到外面的空气,可能阳光明媚,也可能阴雨连绵。
“谈话是在消耗自己”
曾听一位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自述,说自己去参加业界、学界的会议,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而不是获得补充。每次回来,她都要读书或者跑步来修复补充自己,好能快点恢复。
一些嘈杂的场合,总是会消耗人的,在重复的应酬中最容易让内心疲乏,谈话吸取着人的精气神,因此需要一种摄入来补充失去的。
和人聊天添几分谨慎,就耗几分精神,一次撤回,一次打字,一次删除,都是在消耗,都是在不确定中一点点地磨损人的精力。
一个朋友,平时很文静,不喜欢和人多说。她说自己就是老师口中那种会在与人相处中消耗自己的人。她希望的是一个人待在房间,戴上耳机,全世界就只她一个,不受任何人打扰的状态。
但她和我还蛮能聊得来,和她在一块,我往往扮演着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谈话中的消耗其实是无谓的应和带来的倦怠。她和我聊得比较深,所以还是会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需要与消耗性的社交不一样的聊聊吧!
那行字,其实可以不删的
虽然身体已经长大,但内心还是希望能和小时候一样,说话畅快点。
知道你删了本想说的话,看到你的犹豫,我也不忍太过直白,毕竟,谈话还是需要些平衡才能说下去。
但如果你发了那行字,我也不会有太多变化,指不定你看到的我会更真。从我这里,我希望的不是消耗你的精神,而是让你能有所摄取,这样我也会在聊天中获得满足。
删了的字,删不掉的是心底的想法,你我的距离,会因一次次的欲言又止,越来越远。
所以,下次有犹豫的话,别删,发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