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流传很广,甚至被目为真理。似乎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婚姻是一座围城,里边的人总是竭尽全力,想从婚姻的围城中出来的。
但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如果总是对的,我们又如何解释,有那么多幸福的家庭?
他们夫唱妇随,琴瑟相和,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整个世界,令人羡慕不已。这些婚姻幸福的家庭,和婚姻不幸的家庭,区别到底在哪里?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幸福家庭,仅仅只是表象。母亲温柔美丽,父亲坚强能干,孩子聪明可爱,这些幸福家庭的“标配”并不一定真的能够保证婚姻幸福。实际上,婚姻是否幸福,与这些并没有多大关系。
在夫唱妇随的甜蜜外表下,有多少暗潮汹涌,随时准备冲破幸福的堤坝,我们都不得而知。
今天想说的,不是“表面幸福”的家庭,而是“真正幸福”的家庭。
想要知道婚姻的问题出在哪里,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缔结婚姻?
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希望从爱情和婚姻中得到些什么?
很难发现完全不需要婚姻的人。即使有些人不想要婚姻,但是也一定需要爱情。
现在有很多的鸡汤告诉我们,要自己自成体系,才能得到婚姻的幸福。
我不知道这种谬论从何而来,而且还大行其道。我不知道完全可以自娱自乐的人是否存在,但至少我是做不到的。
要是我在你身上毫无所求,我特么自己单着就好了啊。
其实,很容易得出的答案是,驱逐孤独,互相支持,得到疗愈。
前两个需求,只要两个人有一定能力,而且在一起就可以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最后一个。
我们最需要治愈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偏执。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有人连续谈好几次恋爱,发现自己喜欢的人永远是同一种类型;有些人谈了好几次恋爱,发现自己永远无法走出一个怪圈——比如说,和自己谈恋爱的所有人,总是会移情别恋;和自己谈恋爱的所有人,总是有家暴倾向。
这并非命运。这一切来源于我们的偏执。
一个人的童年时缺少什么,长大以后就会不断地为这件事情而努力。几乎每一个人的偏执背后,都会有一个能够深溯到童年的原因。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他妈妈一直对他不满意。因为他一直没能如她所愿,变成一个“优秀的”孩子。他长大后一定是无比渴求“成功”这件事情的。
不排除有那种童年生活幸福,长大成人后一帆风顺的人存在。但是,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个填不满的黑洞。
当我们长大成人,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就开始往这个洞里面填东西。如果自己能够填满,自然会痊愈。但是问题就在于,有很多时候,这个洞是填不满的。
当填不满这个空洞的时候,行为就开始变得偏执。所谓偏执,就是说任何话,做任何事的时候,总是带有一个唯一确定的目的。
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会懂得掩盖这些偏执。在枝繁叶茂的生活之下,很难看得清,我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也会忘记。
但是,这些东西早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主宰着我们的一切行为。
《无声告白》这本书,则拨开了生活的枝叶,让我们看到,这些偏执到底是怎样,一寸一寸生长起来的。
玛丽琳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离开了她和母亲。她的母亲是一个高中家政课的老师,独自将玛丽琳抚养成人。她对玛丽琳的期望,就是找一个优秀丈夫,做一个好的家庭主妇,终生奉献给家庭。
然而玛丽琳出于对母亲生活处境的厌恶,极力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优秀的女人。玛丽琳上学的时候成绩优异,远远超过她的男同学。她上大学的时候选择医学专业。因为“做医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母亲也很开心,因为玛丽琳在那里,将找到一个优秀的哈佛男人。
她在大三的时候恋爱了,对象的确是一个来自哈佛大学的男人,詹姆斯·李。然而他是亚裔,一个中国人。
他矮小,贫穷,但是她爱上了他。因为“他明白什么叫与众不同。”
然而詹姆斯之所以爱上玛丽琳,“因为她能完美地融入人群,因为她看上去是那么地普通和自然。”
詹姆斯是非法移民的后裔。在唐人街,有很多像这样的非法移民,他们用的都是假的名字,希望不被发现,不被遣送回国。所以,他们拼命融入人群,极力避免与众不同。
詹姆斯六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的父亲和母亲得到了爱荷华州的小寄宿学校的工作,分别在那里做勤杂工和厨房帮工。学校承诺,雇员的孩子如果能够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免费入校念书。
虽然学校的试题刁钻,但是詹姆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了考试。他成为就读该学校的第一位东方学生。
在学校的时候,永远都有人研究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他的同学是白人,而他是黄种人;他的同学的父母都身份显赫,而他的父母是勤杂工。他躲在角落,极力想掩饰这一切,然而无从遮掩。他想融入人群,想变得与其他人一样。然而,一直到他考上了哈佛大学,并且在那里呆了七年,还是没能做到。
相爱是美好的。当他们相爱的时候,他们觉得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的东西。玛丽琳认为自己找到了“与众不同”,而詹姆斯认为自己找到了“融入人群”。
“他张开双臂迎接她入怀的时候,感觉都像有奇迹发生一样。在她面前,他觉得从容自信,这似乎是他人生中从未有过的感觉。”
然而,在相爱的时候,我们以为对方可以填补自己缺失的那一个部分。然而,事实是,你喜欢TA的那一个部分,可能恰恰是TA根本就不在意的。而你所在意的,恰恰是TA所排斥的。
詹姆斯最终没能留在哈佛任教。玛丽琳也没能如愿以偿,成为一个医生。她怀孕了。
詹姆斯没能得到美利坚的认可。甚至也没能得到玛丽琳母亲的认可。玛丽琳的母亲一直希望,女儿能够嫁给一个富裕的,英俊的,优秀的男人,并且把家庭当作一生的事业。
玛丽琳也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她嫁给了詹姆斯,在一个小镇上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在玛丽琳二十九岁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家庭主妇。她母亲在这个时候去世了——她自从结婚后,就再也没有跟她母亲联系过。在她回去收拾她母亲的遗物的时候,母亲的生活再次攫获了她。她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像母亲一样,只懂得做个家庭主妇。一生只关心三件事情:丈夫、房子和孩子。
她参加完葬礼以后,下决心去完成学业,离开家庭。
她不告而别。
而詹姆斯却觉得,自己内心恐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他想“当玛丽琳回到母亲家,在她的桌边吃饭,在她的床上睡觉时,她一定觉得后悔了;她犯了多么大的一个错误,嫁给了他,而她母亲一直是对的。她的这些感受在心底压抑了很久,但是现在,重新造访她母亲的屋子之后,她想到了她,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压抑下去了。”
当玛丽琳终于回归家庭之后,裂痕看似被弥补。两个人对那件事情绝口不提。然而,那道看不见的裂痕却在不断变大,直到触目惊心,无法弥合。
两个人怀着各自的期待,开始将重心放在女儿莉迪亚身上。玛丽琳希望女儿独立,自信,与众不同;而父亲希望女儿能够像一滴水一样完美地融入人群。而两个人的愿望如此南辕北辙,如此沉重,直到把女儿彻底压垮。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无法相互理解,无法相互满足”才是婚姻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大家带着各自的憧憬,共同组成一个家庭。每个人都希望从对方身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却往往忽略了,对方也有自己的需求。我们用尽力气呼喊,但是偏执是横亘在两个人之间的一座大山。当对方的声音远远传来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强弩之末。我们只听得到自己的需要,它们如此顽固,在胸腔中,在血液里汹涌澎湃,震耳欲聋。
我们越多固执,就离幸福越远。
《无声告白》这本书当然有更深刻的含义,种族,社会,爱情,婚姻,教育。但是这种种矛盾,最终都集中而尖锐地反映在这一家人的关系中。两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的缩影。
如果你已经成家,那你应当来看一看这本书。它大概没有那么好读,但是每一个字都让人感到彻骨之痛。每一句话,都使人感到醍醐灌顶。
想要试图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请先放下自己的偏执。并且去问问对方:你到底想要些什么?
并且要不厌其烦地告诉TA,你想要的,我会无条件给你。我会无条件支持你。
一定要说出来,这点很重要。
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软肋。这种地方禁不起任何一点点的击打。你轻描淡写地讲出一句话,在TA听来,可能就是一阵狂风骤雨。
好在,《无声告白》中,经过丧女之痛,夫妻双方走过长长的心路历程,终于互相谅解。这互相的理解并没有来得太迟:“黑暗中,他们温柔相待,似乎明白彼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