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一看便知:长期缺钱的人,往往都有这3个习惯!

嗨~我是小尘。

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明明工资不低,却总是喊穷?

而有些人收入一般,日子却过得挺滋润的。

其实,一个人是真穷还是假穷,往往不是看存款数字,而是看他的习惯。

那些总把等有钱了就好了挂嘴边的人,日子往往越过越拧巴。

那是因为长期缺钱的人,身上总有些藏不住自己亲手喂养出来的穷习惯。

01 爱贪小便宜,却吃大亏

贪小便宜的底层逻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蝇头小利上,却对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机会视而不见。

他们像沙漠中渴极的旅人,看见一滴水就扑上去,却看不见远处的绿洲。

长期缺钱的人,往往对免费、打折、薅羊毛这些噱头活动是毫无抵抗力的。

罗永浩直播时说过一句狠话:“便宜没占到,智商倒贴。”

比如为了省房租住郊区,结果每天通勤3小时浪费了提升自己的时间;为了省钱买劣质家电,修来修去反而花更多钱。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不要因为一颗糖而买下整个糖果店。”

你以为薅的是羊毛,其实时间、精力、人情,都是隐形成本。

省下的几块几毛,最后可能都会变成认知税,需要十倍百倍地还回去。

真正会过日子的人,从来不是什么便宜都想占,而是只买真正需要的。

02 习惯性抱怨,从不行动

很多缺钱的人,特别擅长制造焦虑:抱怨房价、工资低、老板抠门、社会不公。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当人长期处于困境却找不到解决方法时,就会形成"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思维定式。

抱怨的本质,是把责任推给外界,好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懒下去。

作家刘同说过:“抱怨是最没用的情绪,它只会让你在原地踏步。”

那些真正逆袭的人,早把抱怨的时间用来学习新技能、拓展人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谁的抱怨而改变规则,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规则。

抱怨者永远在问为什么是我,而行动者在问我能做什么。

而停止抱怨,是我们实现脱贫的第一步。

03 习惯性超前消费

长期缺钱的人,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现在的年轻人太容易被精致的生活绑架了,看到别人用新款手机,自己咬咬牙分期买。

刷到网红的餐厅打卡,不管自己的钱包就先提前预订。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扎心又真实:“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

每月的工资可能刚好够还账单,剩下的钱勉强够支撑日常开支。

下个月再重复同样的操作,万一哪天失业、生病,就会马上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超前消费的本质,是迷失在短暂的快感中,结果就是陷入“赚钱-还债-再借钱”的死循环。

提前消费可能可以满足暂时的虚荣心,但账单可不会消失。


成年人的生活,谁不是一边扛着生活的压力,一边渴望更从容的人生呢?

虽然钱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但却是成年人最大的底气。

从今天起,戒掉贪小便宜的冲动,停止无意义的抱怨,把时间花在能带来长期回报的事情上。

用自己的努力给未来积攒更多的底气和人生选择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