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雷敏先生图《采药》

【八庚】

经年累月披星起,不畏霜寒与雨晴。

踏尽千峰寻药草,遍尝百味救苍生。

心熬玉液宜身健,汗煮琼浆济世平。

满目山川穷寂寞,唯留青史化英名。

(扬州 雷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赞美了行医者济世救民的高尚情操与艰辛付出,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赏析:

1. 起笔艰辛,勾勒形象: 首联“经年累月披星起,不畏霜寒与雨晴”,开篇即以“经年累月”点出行医岁月的漫长与坚持,“披星起”生动描绘了医者夙兴夜寐的辛劳。“不畏霜寒与雨晴”则通过典型意象(霜寒、雨晴),高度概括了医者无论酷暑严寒、阴晴风雨都无阻其志的决心,一个坚毅、忘我的行医者形象跃然纸上。

2. 跋山涉水,心系苍生: 颔联“踏尽千峰寻药草,遍尝百味救苍生”承接首联,具体描绘其艰辛。“踏尽千峰”极言其行路之远、涉险之多,“寻药草”点明目的。“遍尝百味”暗用神农尝百草之典,既写其亲尝药性以辨良莠的实践精神与献身精神,更凸显其以自身为实验、为天下先的担当。“救苍生”三字,道出其所有跋涉与尝试的终极目标——心怀天下,济世活人,境界宏大。

3. 精诚所至,化育良方:颈联“心熬玉液宜身健,汗煮琼浆济世平”转写其制药施救。诗人以“玉液”、“琼浆”这等极富美感的词语,来比喻医者精心炮制的良药,赋予其神圣与珍贵之感。“熬”、“煮”二字则生动再现了制药过程的专注与辛劳。“心熬”、“汗煮”更是点睛之笔,强调这救命的良药不仅是用火熬煮,更是倾注了医者的心血与汗水。此联赞颂了医者精诚奉献、化辛劳为神奇,以求百姓安康(宜身健)、天下太平(济世平)的仁心仁术。

4. 寂寞身后,青史留名: 尾联“满目山川穷寂寞,唯留青史化英名”笔锋一转,由实入虚。纵然踏遍千山万水(满目山川),其行医之路常常是孤独而寂寞的(穷寂寞),这是对其默默付出、不求闻达的真实写照。然而,结句“唯留青史化英名”则是对其精神价值的升华。纵然身影消逝于山川,其救死扶伤、泽被苍生的功绩与精神却不会被磨灭,必将载入史册,化为不朽的英名。尾联在苍茫寂寥的意境中,托起崇高永恒的价值,余韵悠长。

总结:

此诗以质朴而有力的语言,层层递进地刻画了一位心怀大爱、不辞艰辛、精研医术、拯救苍生的医者形象。诗中“披星起”、“踏千峰”、“尝百味”、“熬玉液”、“煮琼浆”等意象生动具体,饱含深情;“不畏”、“救苍生”、“济世平”、“化英名”等词句则直抒胸臆,充满了对医者仁心与崇高精神的无限敬仰。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如“霜寒”对“雨晴”,“千峰”对“百味”,“心熬”对“汗煮”,“玉液”对“琼浆”),音韵铿锵,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颂扬医德、礼赞奉献精神的佳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