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总结,复盘

昨天(2023.12.11)09:45,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到10:00开座谈会的通知,开会的地点是肝胆11楼,参与人员是13个新晋护士长、王主任和几个科护士长。

09:55到达约定地点,我迅速就座后,快速扫描一周,发现旁边的同事打印了密密麻麻的发言稿,有条有理逻辑分明,准备得相当充分,其他没有打印的护士长们也在埋头奋笔疾书,我低头看看自己,啥都没准备,此时空气中或多或少弥漫了一点点紧张的气氛。不过,我很快转变念头,给自己注入积极的能量,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我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自己制造焦虑,按照自己的节奏,用心感受,走好当下每一步。于是我迅速调节自己的呼吸,大脑开始迅速运转起来,用我之前学过的天龙八部的演讲结构,很快在大脑构建了一个思维导图,然后就简单明了列出了大纲:任职以来做的事情、不足和困惑、2024年规划和展望。

然后再根据每个大纲进行相应地延展,最后总结升华。

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我胸有成竹做好了汇报的准备,没有了紧张,人也变得淡定自若,嘴角开始上扬。这时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王主任登场了,她缓缓坐下,在她扫视四周的一瞬间,我的目光正好和她款款相对,我戴着口罩,但依然没有遮挡住眼神里迸发出的光芒,王主任心领神会般地点名要我第一个发言。

开头感谢+报站后,我用时间轴的顺序逻辑分明、有理有据介绍了任职这三个月做的事情:9月:尽快熟悉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参考了《手术室专科护理》、《2022版手术室护理指南》后组织专科组长将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每周三集中学习,学习院感、手术配合、专科护理、麻醉护理等内容;开通手术麻醉科微信公众号,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证每周都有内容更新;进行科室资产清算,跟韩院长和经管办魏主任进行沟通协调,将非科室成本支出进行调整,大大降低科室的支出。

10月:以羊水栓塞为契机,组织科室学习急救技术,根据科室抢救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和规范管理,建立急救包,遇到紧急情况,不用到处找东西,一个急救包搞定所有,将常用的急救电话整理成册,每个手术间的呼叫系统上面贴一张,方便紧急情况使用。组织科室学习院感知识,建立《气性坏疽》和《多重耐药菌》的规范处理流程,将这些流程整理出来发在科室公众平台,方便大家随时查阅。

11月:规范高资和低资耗材的管理,将原来开放的房间改成刷卡进入的模式,耗材按专科规范化定点放置,标签醒目,模仿图书馆的检索方法创新耗材的信息化检索流程,方便巡回护士第一时间找到所需耗材。以专科组为单位,制定标准化的体位摆放标准,同事互相当模特探索最佳舒适的摆放姿势,最后制定成标准图册,方便大家随时学习。利用周末时间荆州、珠海学习,将学习心得融入工作中。

12月:创新优质护理服务,给员工生日当天一天的补休。学习2023版《手术室护理指南》,规范开台点数和器械摆台。增强了院感和手术室安全的管控力度,将手术室标签进行更换,增加了醒目的“三方核查”标识和特殊感染标识,将特殊感染做成信息化体现在护理记录单上。规范了科室特殊仪器设备和抢救毒麻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

存在的不足:外来人员的管理,三方核查的落实,部分科室首台准点依从性的管控,科研的突破等。

2024年规划和展望:

第一、多管齐下强化管理,多维度质控保障安全。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以党建和医院文化引领科室医风医德建设,凝聚护理人员责任、奉献、担当意识;落实好院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开展整章建制、优化流程工作,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完善并且落地实施,加强院感培训和考核,加强手术室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结构-过程-结果为三维架构,建立具有手术室专科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三维指标评价。科学划分责任区,最大限度优化人力资源调配,严格落实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坚持落实我院质控管理体系,及时向科护士长请教,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质控风险点,及时检查,限期整改。

第二、多元培训赋能团队。和教学组长一起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安排护理人员轮流外出进修,让最新手术治疗护理方式、管理方法在我科开花结果;二是吸纳护理骨干参与专科组管理、带教及科研,培养机器人团队,让十个专科组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

第三、护理科研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加强护理科研能力建设,邀请优秀的麻醉医生给护理人员授课,提高护士科研能力;鼓励护士撰写护理论文,在手术室相关会议中积极投稿,加强护士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扩展视野,创新思维。

第4、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体现护理人文关怀

以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手册》为行动指南,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我院江城“最温暖医院”建设,充分体现手术室的人文关怀。加强健康宣教的广度和深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围手术期服务。每月对病人投诉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持续改进。

第五、科室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升科室内涵

提升团队人文修养,建立科室文化,培养科室人文氛围。

落实盘龙城分院人才的培养,器械及仪器设备的储备安排。合理使用正向激励机制,建立积极向上、相互尊重、热爱集体的良好氛围。

生命好比是一场旅程,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觉悲凉。我很幸运,能够穿上白衣天使的服装,践行南丁格尔的精神,一路播撒,一路开花,“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2023年的脚步逐渐远去,2024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望过去我们不负众望,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新的一年,我们手术室会更加努力工作,加强和麻醉科的融合,秉承患者至上,安全至上,努力提质增效,融合创新,为手术患者保驾护航。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麻醉科手术室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完成各项任务,为擦亮“江城最温暖医院”这一金字招牌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