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翰园研学感想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到开封的中国翰园进行研学旅行。虽然很累,虽然很热,虽然脚又肿得没法看了,可是我真的真的觉得,孩子们在毕业的前一天赶上了研学旅行的脚步特别幸运。

      孩子们参与的“曲水流觞话师恩”、“碑坛宣读毕业证书”、“学习礼仪拜孔子”、“拓片感受文字演变”等活动,是他们在教室里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的;他们所看到的碑廊中那些字,或刚劲有力或工整无瑕,或狂放飞舞或沉着内敛的字。从甲骨文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从行书到草书……无不使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统礼仪的一丝不苟。“最后一堂课”由班主任在碑廊的二楼为孩子们讲十几分钟的最后一堂课,让很多孩子泪流满面。“文苑男女擂台赛”又让他们因为同伴离谱的答案而忍俊不禁。

      我们班随行的教练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见到孩子们那一刻起就不再让我们操任何心。我们只管跟在后面看看谁不守纪律了提醒一下,掉队的催一催。一天下来,他的嗓子哑得快说不出话来了,可依然坚持引领到最后一个环节。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他商量让他休息休息,可他依然要坚持到最后。后来我以孩子们累了,而且我要念分数为由,让这位教练休息了一小会儿。结束后回到教室,我还跟孩子们说,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师的执着追求与一位大哥哥的榜样力量。我想,孩子们从教练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尽力而为。

    “最后一堂课”,本来准备的是以后上了初中,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大、学习时间长、学习进度快等方面说一说,让孩子们提前做个准备。可是,由于中午吃饭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让我临时改变了计划。给孩子们讲了,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告诉孩子们,他们的路还有很长,在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被人误解了或冤枉了不能耍小性子,第一要调整心态,以大局为主,第二要懂得用智慧的、变通的方法去向别人解释。我的孩子们像我,经常意气用事。这些话说给他们,其实也说给我。我要他们改变,其实自己也要改变。

        我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研学旅行就是把孩子们书本上学来的死知识转化为自己行动中得来的活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经历了才知道需要什么,才能够从内到外地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国家这一决定真是功在当下,利在将来的好政策。

      希望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走出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到更多的名胜古迹那里去寻找先贤的影子,感受中国的魅力与变化,从而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和想要追求的理想。也许他们的理想三天一换,也许他们的愿望很难实现,但心中有梦的孩子才能长出五彩斑斓的翅膀,不是吗?

      另外,今天要特别感谢几个孩子。豪这个孩子六年里可没少被我批评,可是临结束时,大家在碑廊里乘凉,他悄悄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在拓片的时候找到了你的姓,就给你也拓了一张,这个送给你。”我当时特别感动,这孩子,真的很仁义。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搭档孙老师,孙老师说她也有这样的感受。柯旭同学和毛旭同学也是,跑前跑后送这塞那,就怕老师饿了渴了,对她也特别贴心。还有瑶和翾,每次集合都会做好小组长的责任,主动清点人数。特别是翾同学,教练交给他的大旗,他一天都不曾离手,一直到研学结束亲手上交大旗。还有所有孩子,下车之前把所有垃圾带下车扔进垃圾箱,使车上干干净净。孩子们真是越来越棒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奕上神如今就像一个媒婆,每日打听四海八荒未行婚配的青年才俊的品行性格,还背着凤九收了许多拜帖,凤九只好将时间...
    韶华无忧阅读 6,961评论 0 20
  • 暮色渐近 流云失守最后阵地 晚霞倾撒半天华丽 凸凹的山脉连绵起伏 湖水暗藏汹涌 来往的人儿络绎不绝 我俯身向着大地...
    故怀瑾阅读 239评论 1 7
  • 文/苇筱荟 全目录【遇见】 上一章【萍水相逢】 在劫难逃 如果张小米知道与小鹏的萍水相逢是她今生唯一一次得到的温暖...
    葭葭苍苍阅读 622评论 0 0
  • 读书的时候,我就是那种非常沉默寡言的学生。基本上就是听课,从来不问任何问题,不过,我喜欢看别人提问和回答。因为时常...
    念念1999阅读 58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