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T——焦点解决法到底学什么》

网络中四  1月25日 持续分享第196天

“数字”总能给人最直接的感官上的冲击,不知不觉学习焦点解决已经将近两百天了,回想这两百天来的成长,颇感欣慰。它让我在咨询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那么在两百多天后的今天,我是该好好想一想,焦点解决法到底要学些什么?

接触过焦点解决的都知道,神奇的焦点五聚焦:“聚焦解决”,“聚焦现在”,“聚焦未来”,“聚焦过去的成功经验”,“聚焦一小步的行动”,还有焦点各大代表性问句。是不是我们掌握了这些就已经表示学好了焦点解决这门咨询技术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常常还听见有人说焦点解决咨询效果不大呢?

记得在刘老师焦点讲师三期班的课堂上,邓州赵老师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课堂上,赵老师提到了焦点解决的“道”与“术”。那是我第一次对焦点解决的“形”与“神”的思考。所谓的“术”,我想应该就是焦点解决的这些技巧部分,而更深层次的“道”在于我们在使用这些技巧时候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爱。其实不仅仅是学习焦点解决咨询技术,在学习任何一门技术的时候,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别人,更好的实现我们单方面的目的,去努力的维持自己缔造的一个金字塔的王国,自己站在高高的塔顶,实现让他人都臣服于自己的目的,那么即便我们把技术学到了炉火纯青,效果也是不大的。因为我们缺乏了最根本的东西——对于人性的关爱,对于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焦点解决”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命尽了全力,每一个人都是自身问题解决的专家……这些理念,也许早已根植在我们的头脑中。可是咨询时,生活中,当我们遇见向自己抱怨、倾诉的对象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我们看见临近期末,孩子还在不仅不慢的玩着游戏时,是否还能相信“每个人都有力量,智慧及经验去产生改变”呢?当与人发生冲突时,是否有力量去看见每一个指责与埋怨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期待呢?

人们终其一生,都活在一个状态条中。在状态条的一端写着“慈悲、友善与平和”,另一端写着“冲突、抱怨与指责”,我们始终处于这个状态条的某一个位置。学习焦点解决,学习各种心理学的技术,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状态能更接近于慈悲,友善与平和。如果我们的思维总陷在头脑中打转,总在思考到底需要掌握什么具体的技术,而忽略了心的连接,无论学习多久,最终也不过是接触了皮毛而已。

我在想怎么样才算很好的掌握了一门咨询技术呢?如果能学到像开车,像骑自行车一样,根本无需思考,就能实操的地步就好了。那应该是学到了潜意识里吧。呵呵……

向着目标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