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6月28日星期五,我们又开始学习穴位按导。大家都很开心聚在一起。我们先分享了上节课后的按导,每个人都踊跃地说出自己按导的效果。
*我来之前,只是抱着散散心的心情,没想到认真学,直到听班长说,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 ,喘不过气,手指呈现黑色,当下学到的都忘记,就记得按列缺,按了10分钟左右,老人脸色也好。经历过这件事后,我打算下周认真学习。
善则学长总结说,所有穴位都可以用,没有最见效,都会起作用。我们按穴位按久,自然就习惯,若想要记,还是需要强化训练,。
*家里小孩5岁,喉咙痛,然后害怕小孩敏感,就给他按合谷,他说有好很多。
*头痛,用工具刮头,梳子梳头,精神有好很多。
*家人头晕,给他按合谷,但他说不舒服,就不敢按了。善则学长说可能是他的观念没想通,还没接受按导的观念,而且本身可能有抵触心理,可能气血也弱,等他观念想通,或者让他走走,动动,气血循环就会慢慢恢复。
*学了胃经后,穴位按下去会痛,所以喜欢用敲的,还有按合谷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很好用。善则说可以喝浓姜汤和姜枣茶,补充热量。
*心情不好,按后就有精气神。姜贴贴大椎后会热辣辣,贴腹部会痒。善则学长说可能是寒气太重,可以换用艾灸试试。

足太阴脾经

中医浅谈:中医历史,我们要学习一些中医原理,才能相信穴位按导,然后用观念指导行动,并一步一步搞清道理。我们接受的是老祖宗的宝贝,现在是学习传统的医学,我们是继承老祖宗的医学知识。最终我们学到和掌握多少才是关键的。
我们要有正向的心念,坚定善意的心念是很有力量的,心念非常重要。心念改变,什么都会改变。每个人的内心,言行表情到心念都会感受到。医是心念产生的力量。

中是指走中道,差不多就好,也不能太过。经络穴位原理就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古代医师水平,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我们中医重养生和保健,最好可以从小病小痛直接治理好。很重要的包括心情舒畅,按时作息。
中医的中心方法是经络穴位。也是所有中医治法的最中心。随时随地有用。

脾经,善则学长说,学习穴位后,还要多运用,练习,就好比学开车,要操作多,才能更熟练。
接着学习有关脾经的穴位,依次学习公孙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血海穴。课上,我们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在自己的身上学习准确的穴位,按导后的感觉有肚子饿,有清醒的,有痛,有麻,还有来时胃不舒服,按导好,敲敲穴位,人变舒服了。大家都决定在课后多多练习,期待有更好的效果在下节课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