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临湘江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 柳宗元 《再上湘江》

近来的雨水鼓足了劲,湘北走来一路郁郁沉沉。在雷鸣的鼓动下,雨水毫无保留,滋长河流,一鼓作气向洞庭奔去。洞庭青草风色不具,水声浩荡,风脚往回。

一群人会沸腾,雨步也爱热闹的人群,紧跟人的踪迹,多云的星城也开始躁动。天与地,闪电与雷声交舞着变。一群人都会沸腾,何况一条江,两千年的帆影不再沉寂,几千里的湘水在烟波笼罩下正告诉我们它的余波犹在。

湘水余波,裹挟之下,中心摇摇,涕泗滂沱。众山皆响的澎湃,漫天漫地,让人浑然身在水域之源。巫楚鬼气,视乎冥冥,张狂自我,湘水便成了一味浓烈的药引。巫楚之地的人在药引之下,爱与憎、喜与乐、哀与乐,劲悍决裂,分明通直。

“坚忍沉毅”“勇于行事”是湘水的遗泽。我们何其幸运,纵使仗剑天涯,“也似存有一份行囊,畏惧或是寂寥便大为减轻,勇气和信心、甚或智慧因之增加了许多”。

挥毫指点要得江山助,有了湘水,大半个湖南随着起伏,吟尽万卷风流,直到一个湖南人立于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千百年来,灿烂的湖湘文化如湘江奔涌,生生不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湖湘哲人士子上下求索,立功立德立言,成就了湖湘人物的星汉灿烂。万里江山独盛湘水,这是一条流淌着哲学、流淌着文化,两岸人才辈出的河流。

青山错落,雨势趋停,微云过岛,初月见白。在突起的观台上,孤傲的湘江水逆势北去,庇佑血脉相传的子民,在家国百年的历史中力挽狂澜。风雨息心,我们这些在湖南生活的愚夫俗子,占尽湘水风波,走到哪里都脱不了湘江给予的滋味,叮咚水响敲打着我们的脉骨,护尽我们的所有。

岳麓书院文庙里的豪放联语依然高存,王闿运好为帝师,在湘水之边言到: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何等的气宇!湘水自有湘人深爱,豪放的湘人总是用湘水寄寓他们的性情。这是一道向外的水路,也是一条回家的水路。湘水情怀应是要饱养我们这一生,湘水母亲也要送我们走上千里万里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