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诗词曲賦随侃之(十四)

    读《红楼梦》诗词曲赋随侃

                      (十四)

      林黛玉对“菊花”情有独钟,羡“菊”不与众花争斗艳,“我花开过百花杀”的孤芳自赏,《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心态,实属他自已的心理心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菊梦[林黛玉]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蛩鸣。醒时幽怨同誰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秋酣一觉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

*和云: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登仙:引之是为了“点梦”。

*忆旧:意指梦旧。

*睡去:意谓梦见归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至它飞遠到看不见。

*故故:屡屡,時時。


            咏菊[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滿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无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归为魔,宣扬养心修性的降魔,白居易有诗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诗词创作带来的冲动搅动不安宁的心境。

      *欹:通作倚用。沉音:心里在默默的念。

    *毫端:笔端,秀:指优异才智,临霜乃指代菊。

    *口角噙:噙指含着。

*素怨:指秋怨,素怨、秋心皆代指菊的孤傲抒发自己的情怀。

*一从:自从,陶令: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县令,故亦称“陶令”,因为陶渊明特爱菊花,诗文中提及菊花的,大多提到陶令,此处亦借喻评说吟咏。

*高风:高尚的品格,这里并指“陶”与“菊”,这里叹其孤高自赏,总要提及陶渊明。

            问菊[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時。

*秋情:唯有菊花可认作知己。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身后,叩:询问,东篱:指菊花。

*孤标:孤高的品格。

*为底:为什么这样?

*蛩:蟋蟀。可:是不是。鸿(雁)、蛩、菊都是拟人写法。

*解语:意思就是如果花能懂得人说话的话。

      林黛玉所写的这三首,我认为在《红楼梦》里诗词最佳,表现了她的诗才出众,菊与黛玉的气质、身世暗合,林黛玉比别人更能充分、更能真实、更能自然地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的。

      林黛玉的三首诗中,咏菊应是绝句的,我认为“口角噙香对月吟”这一句,诗的后半首写得更自然,更颇具感染力。“滿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从林黛玉的诗中,我们又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这也是《红楼梦》小说开篇的那首“自题绝句”的回响。我认为林黛玉魁夺菊花的本身,就是曹雪芹对《红楼梦》小说中人物的倾向性。


文中资料重点引用源自红学大师蔡义江先生《红楼诗词曲赋评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