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两千年帝国,两千年战乱

前言 两千年帝国,两千年战乱

统一战争与衰亡战争

作者开篇首先将通过战争进行利益重新分配的战争划分为:统一战争和衰亡战争,这是据战争造成的结果来划分的。在乱世,战争促进统一,统一结束了战争。但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裕的生活又会促使人们渴望通过战争获取更大利益,这种情况下的战争带有破坏性,容易将大好和平局面,富强帝国带入衰亡,此时往往会通过经济对社会施加更大的影响,加上官僚队伍的庞大,各种成本增加,改朝换代便也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这个规律也是中国战争的第一个密码。但作者分析:在朝代初期的统一战争,到导致后来分裂、衰败的衰亡战争,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便引出了本书最主要的探讨的问题:战争胜利与失败的原因何在?有无秘密可言?

战争的地理逻辑

在“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中,影响乱世战争最关键的因素是“地理”。作者从萧何窃取秦宫室图籍以及诸葛亮的《隆中对》谈起,说明在古代的任何一个军事战略家莫不是一个精通地理的人。本书正是从地理分析军事战略,并试图总结其中规律性因素。从西北到江南,战略中心的转移,军事规律随人的地理视界打开而变化。不同时代的变化,决定了军事战略的演化。这种演化分为五个时代:关中时代;分裂时代(长江时代);失衡时代(第二次关中时代);中原时代;以蒙古和满洲少数民族为代表的帝国时代。

关中时代(春秋战国到秦汉): 除楚国(江淮)和四川外,多数文明国家以关中和中原为中心。关中四面环山,且有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四个关口保护。同时汉中盆地与四川盆地两个富裕的附属地区为关中对抗中原提供了资源。秦统一中国以及汉高祖反攻中原成功成功就是利用了对关中、四川、汉中的统一掌握。所以,任一个地方都不足以对抗中原也就成了关中模式的一个弱点。东汉光武帝正式在关中、汉中、四川四分五裂时以中原为基地而得手。

分裂时代:长江成为战略主角,三峡通道的贯通使四川成为南方阵营。在这个时代有两个划时代的军事战略:东吴张竑提出的江东战略与蜀汉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两者共同点就是长江已经成为足以与北方对抗的基地。东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出现了“建康(南京)-荆州”轴心.南方的军事战略便出现了一个轴心,两个重点区域(南京和荆州),三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四条江(长江,汉江,湘江,赣江),五座城市(镇江,马鞍山,九江,岳阳,武汉)。但南方缺乏足够的纵深空间和富庶的粮仓,虽能称霸但无法统一全中国。

失衡时代:开始于隋唐,关中不足以成为支撑整个中国的战略中心,所以唐出现了节度使,出现了安史之乱,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后期,叛乱者黄巢的游击战与运动战屡屡奏效。这种以运动形式打击帝国最虚弱的地方为李自成提供了范本。

中原时代:以北宋为代表延续到明清。北宋以开封为首都为战略失败之策。明初选北京可防北方,但随时代发展却无力抵御来自南方的叛乱。此时出现了以元朝和清朝为代表的帝国时代,中原与长江等汉人居住区更加合为一体。帝国时代对中国新疆界的整合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书就是从关中出发,直到新疆、西藏,通过对中国地理了解的过程来叙述中国两千年的军事战略演化过程,进而了解中国战争的秘密所在。

楔子 蒙古人: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协同作战

在宋元时期,沟通中国南北的通道有三条:长安(汉中)四川道、南襄隘道以及淮河平原交通网。蒙古人在西部开辟了几条通道,占领了云南,以此为基地,从南方包抄打击南宋的重庆和湖北地区。以甘肃的达拉沟为起点,以云南大理为中间点,实现了上万里的大迂回。达拉沟位置偏僻,在元宪宗三年时被称为”忒刺“,此时驻扎了由忽必烈统领的蒙古大军,而他们的目标是在中国东部的南宋首都临安(杭州)。当时的蒙古已经占领了山东、河南等部分地区,却为何会舍近求远,从千里之外的西部达拉沟出发呢?让我们着实感到匪夷所思。

最顽强的对手

南宋理宗瑞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人与南宋联合灭了金国,但在收复三大京城(”东京“汴梁(河南开封)、“西京”洛阳和“南京”应天(河南商丘))时,南宋却吃了败仗,同时蒙古也开始了对南宋的进攻。此时宋蒙双方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从海州(江苏连云港)到岷州(甘肃天水以南的西和县)因山脉阻隔,从北到南的道路只有三条:

西道:从长安(西安,为蒙古控制)翻越秦岭到汉中,通过古蜀进入四川(三国时魏国灭蜀主线路),控制四川后,顺长江可多夺两湖(湖南,湖北)(西晋灭吴之战主线路)。这其中有两个最艰难的关口:从汉中到成都的蜀道以及连接湖北和四川的长江三峡。秦岭以及周边的小山脉也不容易通过。但在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却存在着一个空隙:史称南(阳)襄(阳)隘道(方城隘道),顺此通道可进入荆州与武汉。宋蒙对峙期间,蒙古占据中道北端的唐州(河南唐河县及周边)和邓州(河南邓州)及部分南阳地区。宋则占据襄阳,淮河平原河湖纵横,充满沼泽,不利于行军,但经过数千年的交通实践,却在淮河平原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水道和陆路的综合通道,这便是东道。首都开封经水路(汴河,涡水和颖水)进入淮河,转陆路或仍旧走水路至长江,而扬州(现在江苏省,对岸是著名重镇京口(现镇江))和和州(马鞍山市和县,对岸当涂(现马鞍山市,堤江岸礁石采石矶))是长江北岸两个著名的战略要地。

在宋蒙战争初期,蒙古人舍弃“一路主攻,其余佯动”的战略,三路并进,但终因南宋疆域庞大,地形复杂而遭受挫折,且三路大军之间间隔的行程多达几十天,信息不畅通,变成了各自作战,从机动战变成了阵地战。

在西道,自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占领汉中后获得了进入四川的跳板。此后,蒙古人数次占领四川盆地。但南宋守将孟珙在三峡的驻扎与抵御却切断了蒙古人试图从三峡进入两湖的通道。另外蜀地的守将余玠也利用四川盆地多小山的有利地形建立城堡予以死守,终使蒙古人在占领四川后再无可建树。

中道:孟珙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使蒙古人在短暂占领襄阳后将战争拖入持久战。

东道:蒙古人,马队,不熟悉水战,不可能形成稳固的进攻点。

既然三条路线都无法突破,蒙古人不得不另辟蹊径,采用了一位汉人极其大胆的奇谋。

蒙古人的第二战场

郭宝玉,自称郭子仪的后代,降于蒙古,当成吉思汗问他如何才能夺取中原时,他答到:开辟第二战场。他考虑的是金国,宋国对中原山川的熟悉以及蒙古人的最大优势是机动性,不可能采用奇袭,只能另辟路线,出其不意。当时他的建议只是针对金国,将进攻区域放在西南(吐蕃及大理)。在金灭后,蒙古人进攻南宋屡遭失败之后,突然想起了郭宝宝的建议,他们决定先拿下大理,再以此为跳板合围南宋。    至于云南大理成为跳板的原因,作者从蒙古的另一个战略与云南的地理位置谈起。

战术与战略两个方面的迂回,区别在于规模的大小。战略迂回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开辟另外的行军路线,如从陕西转汉中,顺汉江绕到湖北境内,攻打金国的后方,终灭了金国。

宋蒙战争,蒙古人在三条路线上都被拖入持久战,此时蒙古人想到了这种迂回战略,但路线相对更长,可达数千里才有可能。

在桂林,秦代开辟了一条人工运河(灵渠),将漓江(向南流)和湘江(向北流)连在一起,成为古代沟通岭南与中原的通道。蒙古人选择的路线是漓江北上湘江,顺江而下,经过潭州(长沙)达鄂州(武汉),可将湘鄂收入囊中,就等于攫取了南宋的半壁江山。蒙古人需要借助安南(今天越南北部,南宋的附属国)攻打南宋。通往安南的路线除经南宋外,便是通过在大理国(云南境内)境内的一条叫红河的河流顺河而下,到达红河三角洲平原,所以蒙古人拿下了大里国,也就可以前去安南了。

云南的战略重要性除可以作为前往安南的中转站外,还可以因此获得更广阔的战略空间,为蒙古开辟了两条新的进攻线路:第一条是经过宜宾,泸州,从重庆南部打击重庆,第二条是经过贵州,安南或广西,进入湖南,从南方夹击湘鄂地区。如此可将南宋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牵制于南方。但在云南与蒙古人控制的陕甘之间,四川地区却是个不容小觑的障碍。

最伟大的行军

在战国,秦汉时期,云南遭受了数次入侵,从五尺道逐渐演化成了一条新道:从成都,经过西昌,姚安,直达大理。在南宋,大理成为重要的云南地区的中心,新道也成为了最常用的道路。从弥渡坝子越过定西岭就可以到达洱海坝子。定西岭上有一座城池:白崖城,拿下了白崖城才有可能翻越定西岭。洱海的特殊地理形状似耳朵,只有西侧是大片的平地,大理古城就在洱海西侧的平地上。

东洱海西是巨大山脉,使进入古城只能选择南面或北面,两个关口为:上关(北面,龙首关)和下关(南方,龙尾关)。龙尾关位于西洱海(将洱海西岸与南岸分开)北侧,攻打龙尾关只能越过西洱河,而龙尾关东面为洱海,南部是西洱河,西面是悬崖绝壁(苍山)难以攻克,。天宝战争即发生于此。那时唐军的路线对于蒙古人来说需要克服几个障碍:成都(南宋掌控)经新道到大理,经白崖城和定西领与大理军队的鏖战,以及对洱海苍山的大理军队的防御工事。

当然,蒙古人并没有选择传统路线。

公元1253年,忽必烈来到甘肃南部临洮,另派三位使者前往劝降,但均到达。

蒙古人从临洮出发,顺洮水南下到达洮州(临潭),迭山与岷山就在此处,白龙江位于两山中间,在两山一河中有一条叫做车坝沟的山沟穿过迭山进入白龙河河谷,继续南行,穿过岷山,过了黄胜关,便可经过一条小路到达松潘地区。

在达拉沟,忽必烈将大军分为三路向云南进发:东路军抄合、也只烈率领,选择了最普通最好走的路,但是大部分经过宋朝国境,所以这支军队也被用来牵制宋军。中路军(忽必烈)和西路这(兀良合台)选择的是两条出乎人意料的路,他们利用大渡河与雅砻江通道,在山高谷深的川西大地上,翻山越岭越过大渡河与雅砻江。经青溪与金沙江,分别到达了云南宁蒗县与云南中甸(今称香格里拉)(云南境内的摩梭人走婚习俗在宋朝时就已存在)。

蒙古大军用羊皮筏子渡过金沙江,于1253年进入云南,派出使者要求大理投降,未果。忽必烈来到了龙首关,击败了守军,此时,东路军也赶到了,三路大军集合完毕。在苍山顶立起了旗帜,威胁大理。周王及权臣选择了逃跑。于是,径直拿下了大理,并据此为基地,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对云南的直接控制。公元1257年兀良合台攻克安南,此时为止,蒙古人第一阶段的战争已全部实现目标而结束。

功败垂成

公元1258年平定云南、安南后,中国历史上在最广阔疆域上同时发动的最大规模的联合作战席卷了整个南中国,作者总结为三大战场、五大方向,。

三大战场:西南:四川战场;中间:两湖战场;东南:江淮战场。同时增加了两条从南方进攻的方向。

针对四川战场,蒙哥大汗率军从陕西到汉中,再到四川,北面进攻四川。

在云南镇守的兀良合台从云南经泸州直趋重庆,在重庆与蒙哥大汗会合,扫平四川后,从长江向湖北扫荡。

针对两湖战场:北方,忽必烈与张柔,从北方进攻鄂州;南方,兀良合台自云南进入广西,进入湖南,与忽必烈形成合围。

江淮战场多水路,对不惯水性的蒙古大军而言,都是牵扯性质的。

当各路军马横扫四川,潭州,鄂州以及扫平江淮地区后,如若荆州,襄阳再失手,加上长江北岸地区易手,那么宋朝的江东地区就岌岌可危,此时,局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公元1259年8月,蒙哥亡,大汗的选举使汗王之间出现了嫌隙,蒙古大军弱点暴露无疑。作为大汗的最有力的得主,忽必烈也不得不放弃既得的军事成果,与南宋订立合约,返回蒙古争夺汗位去了。这就给了宋朝苟延残喘的机会。

蒙古远征云南最大的成果就是将云南彻底并入中国版图,另一个伟大贡献就是沿着进攻的反方向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路线。另外,蒙古人在湖南留下的白族人(来自于兀良合台从云南带来的白族士兵)。

对战争而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地理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掌握地理规律就可以计划一场战争,不但中国的军事家,就是西方的战略大师们,也往往强调地理因素。如蒙古人的迂回战略战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等。人类对于地理的认识是逐渐升级的,地理特征是讨论战争逻辑的基础。在本书中,作者利用具体战争,引导人们熟悉中国战争地理,从而找出隐藏在战争背后的逻辑所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