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大冰的《乖,摸摸头》,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月。掩卷,有无数个问题要问自己。
01.
如果我是杂草敏,会不会因为大冰的几句话扔掉老师这个“铁饭碗”?
在电视台会不会因为工资少,或者因为工作繁琐而缩回老窝?
02.
如果我是老兵,会不会在中越边境战中呼喊——“向我开炮”?
会不会在瘫痪三年后把自己的全部俸禄捐给希望工程?
会不会在后来躲进闹市,开一家烧烤店,最后花光所有积蓄,一个人组建一支消防救援队?
03.
如果我有个哥哥,从学霸变成严重的心理病患者,我会不会用旅行来逃避责任?
会不会为了救“小松狮”哀求那些穿制服的人?
会不会把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
04.
如果我是大鹏,会不会甘愿一次次当那个无人愿当的“叼橘子”的人?
会不会把“一菜一饭”吃得和和气气?
会不会在差点送命后不去追责?
05.
如果我是妮可,会不会借150元钱,只为给客人送一个单反相机盖?
会不会为脚踩两只船的渣男痛哭?
会不会最后回到朝九晚五的白领行业?
06.
如果我是阿明,会不会在建筑工地上累死累活一天后还想着学唱歌?
会不会对着随声听里的歌声一字一句地学习认字?
会不会花一个星期的工资买把红棉吉它?
会不会写出那首《青春万岁》?
07.
如果我是兜兜,会不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选择远行?
会不会在病魔吞噬自己时还去支持菜刀和大军?
会不会签署遗体捐献书?
08.
如果我是毛毛,会不会在18岁时扔掉学校分配的铁饭碗?
会不会一次次跳上那块礁石向大海呐喊?
会不会为了大冰的“百城百校畅聊会”驱车万里?
09.
如果我是椰子姑娘,会不会为了情伤走到珠峰?
会不会为了“他”从职场精英变身田螺姑娘,而且一变就是两年?
会不会用十三年去成全两个人的等待?
10.
如果我是《风马少年》中的那个“我”,我会不会跟冈日森格去纳木错?
我会不会和成子、二宝他们轮流啃那半个苹果?
我会不会在刚捡回半条命后去帮忙铲雪推车?
11.
如果我是豆儿,会不会在“5·12”地震后想去支教?
会不会在心爱的成子散尽家产,跟僧人游方时化悲痛为工作狂?
会不会跟成子从四川到贵州再到云南?
12.
如果我是大冰的狗师弟昌宝,会怎样看那些人类师兄?
会不会爱上离家出走?
会不会离开丽江流浪到大理?
我的问题很多,多数没找到答案,但更广阔的世界已在我面前展开。
有人说读书是纸上的旅行,而读这本书,我似乎过上另一种生活: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穷困潦倒、追梦天涯……但我清晰地知道,想象的体验不及真实的万分之一。
但是,我真的想脱下物质的枷锁,去寻找另一方天空吗?或者,我真的敢吗?
我不认识大冰,也不了解生活中的大冰是个什么样的人,看介绍,说他是个完美的生活家——“爱阅读,爱书写,爱美术,爱美女,爱行走,也爱音乐:手坏了弹不了琴就打着手鼓唱,街头唱,途中唱,自己唱,搭伙唱,天涯海角的唱。”也许,这才是真的热爱生活的人吧?!
我也自诩爱生活,爱阅读,爱书写,爱做菜,爱旅行,爱挑战自己,但其实只是喜欢而已,还不是爱,更不是热爱!
雨后的早晨,乍暖还寒,我再次打开这本书,用一个个“如果我是”来拷问自己的内心,我仍然不愿回答,不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