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窗小札(51)治学 和 著述

初秋多雨,时大时小,时急时缓,时阴时晴,这老天爷哪,也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老顽童。

整理书房,梳理旧稿。读书,思考,遐想,写字。就这样,悄悄的又过了一日。

我读书总不能专一,一味的求杂。时而查阅史料,时而看看诗词歌赋,翻翻章回小说,浏览几篇古文,或读读大作家的散文、文学随笔、抒情小品。而这两年,看得最多的,则是一套50卷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以及简友们的文章。

总之,就是杂心太多,不能专一,没有对某人某书作更深入的研究,读起来总有点随意性,反正,能看明白即可。

治学和著述,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治学,又何以著述?厚积薄发,自古以来,都是治学和著述者的信念之一。

治学和著述,是人的一种志趣,一种理想,正如别一种志趣,别一种理想一样,因为热爱,才能执着,才能坚持下来。

习惯成自然,久久为功,便有了一分耐心,有了恒心与韧性。倘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永无成功之日。

我的青年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同现在相比,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但经济来源,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要想普及国民教育,必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那一代人,能到高等学府深造的,都是些天之骄子,人世间的幸运儿。

一些人,凭藉这良好的教育,他们成了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很多人成了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奇怪的是,有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扎实的治学基础和良好的著述条件,却没有引起其浓厚的治学兴趣和著述的劲头,也与一般人一样,得过且过,平凡平淡,宛如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黙默无闻。

我有一个有幸上过师范大学的朋友,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毕业后在一家重点中学教高中语文,在教育系统为人师表,后来又到政府机关任职,无论是工作岗位,或生活待遇,都要比我这个集体施工企业的员工要好得多。

可时至今日,我这个朋友,同我一样,都是退休的老人,大家都平等了吧?却不尽然。何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退休待遇肯定比我好,在物质生活上,他要比我优越得多。

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呢?在退休之后,并不一定比我充实、比我丰富多彩、比我的更富有意义,或比我过得更好。因为我看到他,除了到茶楼喝喝茶,到老干活动中心打打牌,跳跳广场舞之外,已别无所为。

而我,这个集体施工企业的员工,退休之后,依然笔耕不辍,三年间有一千余篇稿子,数千幅照片,发在新浪微博上。

从2018年1月至今,也就是近20个月的时间,我在简书所发的文章,含被锁的在内,已达660余篇,累计已超过壹百万字。我不敢妄夸写得好,但对那看过这些文章的人,必定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启发。

有时候我就会想,大学生又怎样?只不过其学业基础比我好,学历比我高而已。我那个朋友,大学毕业后,有了舒适的工作和良好的待遇,即放松了学习,朝九晚五,得过且过,就这样在清闲、安逸中度过了他的大半生。当然,我所指的仅是个案,而绝大多数有高学历的人,毕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的贡献,确实是比我们这些低学历的人,要大得多。

一个人倘若如此贪闲,尽图安逸,得过且过,其学业不但不能有所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原来所学到的知识,也会逐渐的淡忘。

一个人,有了知识,而不加以应用,没有进行长期的实践,自己的才华无法发挥,没能通过个体的继续努力创造一点点的成果,其对社会的贡献必定是细微的,不显眼的,自然无法体现其人生的真正价值。

于是我想,实际上,这芸芸众生,所言群众者,以个体而言,有几个不是处于这社会的底层,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一分力,尽着自己的本分,做些细微的事?然而群聚的力量,却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地进步!

当然,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达,广大人民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国家也就日益昌盛。



深圳掠影    雁韧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没有眼镜,你就不能写字了么?忘记带眼镜出来了,是小事。忘记今天是自己最亲的人的生日,实在太不应该。你好糊塗,好懵懂...
    雁韧阅读 1,031评论 1 33
  • 1. 我有时候会想,毎读一本书,都会给予我的人生,某一点的启示,能让我作出某方面的思考和判断,这就很好。往日读浙江...
    雁韧阅读 375评论 1 16
  • 1、人的生命在于创造。人的双手更是强而有力的,只要让它学会服从思想,就能做很多事。或予或取,都得靠这双手,靠我们自...
    雁韧阅读 668评论 8 22
  • 不要总是抱怨时间过得太快,你还得检讨一下自己:“我做事太慢,拖延了时日。” “人有不为也,而后...
    雁韧阅读 852评论 10 59
  • 第一讲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一、古代学校萌芽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朝代学校类别目的内容五帝时代成均虞舜时代上庠、下庠《...
    乌云老思阅读 6,357评论 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