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析了优秀的科研人员最重要的能力是:把握方向的能力(2022-10-24什么是优秀的科研人员最重要的能力? - 简书 (jianshu.com))。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培养把握方向的能力呢?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某资深研究人员给年轻的研究生提建议,认为朝那个方向展开研究更有新意,更有可能成功。但是,问ta是如何得出这个判断的,ta也说不出明确的理由,只是凭直觉应该如此。设想如果你是这个研究生,是否采纳这条建议呢?很显然,该资深研究人员发表的好论文越多,作为一个研究生采纳其建议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即便ta讲不清楚具体的理由。
问题是,这个场景真实吗?非常真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研探究的未知的世界,而创新性越高的东西,意味着未知的成分也越高,这必然决定了其不确定性也越大。所以,即便是最为资深的研究人员,也几乎不可能对这种未知的世界说出必然性的准确判断。
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相信资深研究人员的判断呢?我认为,在两个方面他们具有独特的优势:1. 丰富而通透的学识培育的理性的认知; 2. 丰富而通透的经验孕育的良好的直觉。
所谓把握方向,就是对未知做判断。而所谓判断,就是基于过往的学识和经验,在仅拥有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对未来做出的预测。一个人知识储备越多,做出准确判断的概率自然越大。这就好比一个熟读1万首唐诗的人自然比仅读了300首的人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一首诗的好坏。一个人博士毕业,可能读了1-2千篇论文,一个优秀的资深的研究人员可能读了1-2万(甚至更多)篇论文,两人脑海中库存的认知模型必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不可以道里计的。因为当一个人做学问还没有开窍的时候,他只是在数量上做线性的积累。相反,一个已经打通了学问之道的奇经八脉的人,ta大脑中构建的是二维,三维,乃至高维的知识网络。因此,每增加一个知识节点,它带来的是跨越多个网络多个层级的扩张,它是超线性的。所以,我们通常观察到的真实情况是,优秀者越来越优秀,ta们成长的加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而一般的研究人员就只能望其后背做出无奈的浩叹了。知识的积累是这样,经验的积累亦是如此。(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并非年岁越长,知识和经验就越丰富。那些善于,并且勤于学习的青年研究人员其构建的知识和经验的网络可能比那些拥有数十年经验的老人更加宏大和密集,所以他们就有可能在独立之后10年之内就做出一般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科研成就。)
丰富而通透的学识培育理性的认知,丰富而通透的经验孕育良好的直觉。理性的认知和良好的直觉构成了优秀的把握方向的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把握方向的能力,也应当从这两方面下手。
首先,要下苦功夫,死功夫,不断地阅读各个领域的大量文献,书籍,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认知大厦,并且要着意将知识构建成彼此关联,互相启发的知识网络(这里可以利用卢曼卡片笔记法,实现这个目的:2022-08-01卢曼卡片笔记法(2)——具体写作过程介绍 - 简书 (jianshu.com))。这是做任何学问都不可避免的打地基式的工作,而且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自己完成这个艰难的充满挑战的,甚至不无枯燥乏味的过程。比如,你可能需要去读很多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去翻的古老文献,那些散布在小杂志上的鲜有人问津的粗糙的研究论文。顶尖的杂志大家都看,意味着你能从中获得的启发,别人也可以。如此一来,获得新想法新创意的机会也随之大大减小。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紧紧追踪了每一期的顶尖杂志就叫做足够努力了,这只是做好科研最基本的要求。更不用说,很多人连这一点根本也无法做到。
第二点,就是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培育良好的直觉。如果说,上一点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加以克服,这一条单凭一己之力则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一个人一生才能经历多少事儿呢?更何况如果自己还处于科研人生的早期阶段。所幸的是,人类可以借由他人的经验实现自我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一方面既要不断地总结自我的过往经验,另一方面,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去旁观,去打听,去“窥探”,去“窃取”他人的经验。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的方法:与比自己更有经验的人去交流,看ta们如何提问题,如何做判断,如何做选择;在学术报告中,旁观那些更有经验的人如何提问,如何交流,体会其背后的思考;碰到资深的研究人员,可以咨询其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并探寻他们做出此种研判背后的思考。组会上讨论paper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旁观更为资深的教授们如何评价一项工作之优劣,这种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经由教授们常年的经验积累和抽提出来的,这对于培养年轻的研究人员的科研的直觉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年青研究人员一定要尽可能去资深的,卓有建树的研究人员的实验室深造?因为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够去旁观,去感受,去学习这些人思考的方式,评判的标准,决断的策略。这些东西,在脑海中互相组合,碰撞,并发生化合反应,最终糅合成一种模糊的东西,就叫做直觉。此种能力(即依靠直觉进行判断的能力),不是书本可以传授的,更不是从论文中可以窥见的。它必须耳濡目染,非通过近距离的言传身教不足以传递。
“学莫便乎近其人”(《劝学》篇),荀子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道明了这个道理。那如果没有机会去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最为优秀的研究人员该怎么办呢?首先当然是努力创造一切可以近距离接触他们的机会。次之则可以观看他们的采访,回忆录,自传,传记。
这又让我想到吕思勉先生的这句话:学问之道,贵自得之,欲求自得,必先有悟入处。而悟入之处,恒在单词只义,人所不经意之处,此则会心各有不同,父师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不出意外的是,即便身处资深人士周围,多数时候他们也无法准确的道明自己做出判断的明确的标准。所以,诚之先生这句话确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首先都需要自己是一个敏感的,有觉察力的,善于体悟的有心之人。否则,即便整天与诺奖得主朝夕相处,只怕也无法登堂入室,得窥高人背后之堂奥。
最后,关于直觉,有一本书或许值得日后深入学习,即Strategic intuition the creative spark in human achievement (William R. Dugga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