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合作
竞争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必须的。竞争使得平等的实
现成为不可能。一个人越不竞争,越能经得起竞争。竞争心强的
人只有自己获胜才能经得起竞争。
———鲁道夫·德雷克斯
当你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看法时,他们就会感受到鼓励。
1.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表达理解。
2.表现出共情,但不宽恕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3.分享你曾经有过类似感受或行为的经历。
4.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孩子们在感觉到被倾听后,才会倾
听你。
5.一起关注于解决方案。
【玛丽的故事】
在我和我的丈夫马克结婚之前,我们想出了成功婚姻的3C原则:沟通( communication)、妥协( compromise)、同情( compassion)。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一致认为还需要增加一个C合作( cooperation)。我们相信,每当我们的关系或者我们与孩子之间出了问题时,一定是缺少了4C中的一个。
赢得合作这个工具教给我们,当我们作为父母理解并尊重孩子的看法时,孩子就会感觉受到鼓励。比如,我的两个儿子很喜欢打棒球,他们希望每天都打。然而,我经常因为洗衣服、洗碗、打扫屋子等事情不堪重负。我没有感到怨恨,这通常只会变成愤怒,相反,我等待着自己的黄金机会,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提出打棒球的要求。等到他们提出来的时候,我说,我一做家务活就去。我已经计划好要说:“你们为什么不帮帮我呢,然后我们就可以去打球了?”可是,我还未开口,我的大儿子,当时年仅6岁的格雷森说:“我们可以帮助你清理洗碗机,我们还会整理好自己的干净衣服。”这几句话让我觉得我们做到了全部的4C原则,而且每个人都很开心。
在我想出办法赢得他们的合作之前,我会给他们一通长长的说教,继而又陷入自责。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会劝我和他们一起去打棒球,而我会感到疲惫和怨恨。但是,现在我能够感谢他们的帮忙、同情,以及耐心地解决问题。有了他们的帮助,做家变得更有乐趣,之后我们一起打棒球也变得更有意义。
另一个赢得合作的例子:我的两个儿子很生气,因为他能喝汽水。我自己不喝汽水,因为我知道喝汽水有多么不好。我真希望不是这样,因为我很爱喝!格雷森第一个说:“你不让我们喝汽水,这不公平。我的朋友总是喝汽水。为什么我们不能?”我没有说教,也没有因为他一次次的要求而恼怒,而是讲了我自己小时候从来喝不到汽水并且多么渴望喝的故事,对他表达了理解和感同身受。然后,我们据此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每个人轮流说出那些我们希望对自己有好处但实则没好处的东西。
他说:“我真希望我可以把糖果当晚餐。
我对他表示支持:“我真希望我可以把冰激凌当晚餐。
他说:“我真希望糖对你有好处。”
我紧接着说:“我真希望嚼口香糖和硬糖对我的牙齿有好处。”
比起说教、自责和恼怒,开玩笑、放声大笑和玩游戏带给我
们两个人的乐趣要多得多。赢得合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