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在谢莹老人的家中,张晓芳、肖小芳和胡姣一起,在谈及曾明时,都对他的优秀品质和才华十分仰慕和钦佩。
但面对谢莹的反向思维所提出来的问题时,仨人均有些木然,毕竟她们仨从来没有这样思考过。
直到谢莹老人以博学的史实、丰富的经历,解释了一些表象后面,深层次的原因后,仨人才有明白。
当谢莹老人谈及曾明,在单位上默默无闻20多年,却无施展才能的机会,究竟是什么原因时,胡姣迅速地回答:姨外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能否解释这种现象呢?
谢莹老赞许地点点头后说:这句话出自《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就是人才问题。
文中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而古代历朝历代,除了开明的君主之外,中期君王也大都政绩平平,后期皇帝大多昏庸无道,基本上也是定律。
所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得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审视。
一个朝代的更替,开明的君王大多知人善仼、不拘一格,量才而用,所以才得以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功成名就。
一旦过了三世之君,大多忘记了先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也忘记了自身的使命,转而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自然就走下坡路了,末期君主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自己骄奢淫逸,不理朝政之外,还重用奸臣,残害忠良,视民众如草芥,如此以来,国蔫能不亡?
我们当代也不例外,新国家成立后,老一辈革命家相继逝去,一小撮别有用心之人,兴风作浪,又借文革之名,倒行逆施,大肆扼杀、歪曲民族文化,残酷迫害知识分子,所有这一切,就是想篡党夺权。
幸得天佑中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祖国才得以逐步走上正轨。
曾明出身于文革晚期,研究生毕业后又正值蓉城市颁布引进人才战略实施不久,加上内地的改革开放,本就远远置后于南部沿海地区,许多当时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除了本身的学识欠缺之外,思想固化,思维转变迟迟跟不上形势。
曾明所在的单位,还是外贸系统里的中坚力量,在对外改革开放中首当其冲,尚且20年里无伯乐提携,亦无重要职责可以担当,所以默默无闻,似乎也是必然。
从上述史实和现实来讲,我们为之“可惜”,其实是很恰当而又无奈地结果。
恢宏的历史,在谢莹老人精妙地、详略得当地解释下,曾明被埋没,近20年里寂寂无声的原因,得以清晰。
谢莹老人话锋一转,又很认真地说道:幸得曾明能自我救赎,知道隐忍,知道穷则独善其身的道理,知道自我沉淀,所以他才有了你们,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的,“厚积薄发”。
但我更想说的是:世之所成大事者,皆有备矣,则事之所遇,必先人之所备,时待常备者。这句话才是对曾明本人这么多年最好的解释。
换而言之,但凡曾明有点自暴自弃、颓废不求上进之心,都会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的、安于现状的、得过且过的、饱食终日的中年大叔。
依我管见,像曾明这种人,在才能报国无门,为民无路之时,也会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做出一些为外人所不知的事情来,这也算是穷则独善其身的一部分,“才为己用”吧!
要知道,谢莹老人跟曾明相识不足经月,彼此之间不可能聊得过深,曾明也不可能把之前所做的大事都告诉老人,但谢莹老人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还是极大地震撼了“二芳”和胡姣。
张晓芳和胡姣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才说:谢老师,你的判断都是对的。我哥在单位隐忍、默默无闻的近20年里,确实带领大家做了几件大事。
随后,张晓芳又简单把曾明带领大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赚得盆满钵满、提前屯地开发鸿儒家园、收藏名酒、指导赵武接手武馆,创办汽车租赁公司、建议购置金水湾别墅等等事情说了出来。
谢莹老师听后,又看到胡姣笃定的神情,更加赞赏道:好小子,果然我没看走眼,晓芳所说的桩桩件件,都是大手笔,非一般人可为。
谢莹老人有些兴奋,慢慢站起来,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谢莹老人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舒缓自由地吟诵,瞬间让“二芳”和胡姣回到那,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堆积在一起的场景之中。
她们仨人,仿佛看到谢莹老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也看到了老人英雄惜英雄,渴望英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吟罢,她们仨人虽然都是一介女流,但心中依然热血澎湃,激情飞扬。
谢莹老人环顾四周,又轻轻地度到窗前,望着茂密的树木和竹林,又想到在来凤村的艰难岁月,看到起身相随的胡姣仨人,又轻轻地说:山前山后人家,窗里窗外风景。
这句话一说,胡姣就明白了,自己的姨外婆谢莹老人,其实就是总结了,自己在来凤村和安宁县教育界的历史。
因为,蓉城市解放后,谢莹就跟随老英雄江英杰来到了来凤村,也一直跟难民们住在南山脚。
国家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后,又一直住在这里,呕心沥血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中。
所以才有了“山前山后人家,窗里窗外风景”一说,唯独对解放前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往事只字未提,胡姣心里留下了疑惑。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