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圣经》的,一种是没有看过《圣经》的,你一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是,如果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小王子》的,一种是没有看过《小王子》的。
你是不是会感到惊讶?
也许会吧,这本在中国并不怎么出名的书, 却有着全球销售量第二的记录,仅次于《圣经》。
6周岁的小侄女朵朵看了《小王子》的电影,我问她好看吗?她说很好看。
我问她爸爸,电影怎样?他说“看不懂”,他说电影院里的家长都说看不懂,可小孩都说很好看。
那是为什么呢?
《小王子》究竟是给孩子看的,还是给大人看的?
我觉得《小王子》是给两个孩子看的,一个孩子就是你眼前的孩子,你的儿子,你的女儿。
另一个孩子是留在你身体内的孩子,是你的内在小孩,是那个被世俗掩盖却依然潜藏的孩子,是那个在某些时候才会被唤醒的孩子。
你体内的那个孩子与你眼前的孩子有太多的相似了,也许只有重新变回那个小小的孩子,舍弃大人的眼睛,你才能看得懂《小王子》。
为什么小孩子才能看懂这本书?
孙瑞雪说:“孩子们要求看童话,是因为童话里充满着事物背后的秘密。”“孩子们天然是童话。在孩子们那里,童话和现实并不被区分。”
大人们觉得这是童话是现实的提升,总是自作聪明地想弄明白这故事背后要说的道理是什么,它在象征什么,寓意什么。但是有些童话不是你用眼睛和逻辑就能说出道理来的。
以前我不喜欢《大话西游》,因为每次看都是在过年时,一边放着电视,一边磕着瓜子聊着天看,完全进入不了状态。
直到有一天深夜,一个人对着电脑静静地看完,心灵才受到震撼。整个电影的绝望、无助、哀伤是那样浓烈地包围着你,无厘头的笑声则刺耳地更反衬了悲观的色调。这时我突然也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电影用荒凉的沙漠为场景,为什么要用周星驰。
《大话西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一个童话,他到底在讲什么?很多人认为看懂了,但其实没有。而我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很显然,几乎所有80后都在某一点上被它撮痛过。
也许当你抱着要看懂它的目的,那么你已经偏离了方向。
小孩子从来不在乎看不看得懂,他们只在乎好不好看!
前几天,网上留上一个6个月的小孩,听到姨妈唱去世数月的妈妈常常唱的歌曲,脸上洋溢着欢笑,眼泪却不自禁地哗哗流淌。
儿童的感受不如我们吗?
不,儿童是用另一种器官在感受世界,用他的心。
小王子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小的只有他一个人,而他所到的其他星球(除了地球)也都只住着一个人。《小王子》整个故事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哀伤,无法克服的孤独,和天性的真诚。
孩子们听《小王子》会流泪,大人却不会,因为儿童是用心静静地聆听,听到了书里的孤独和真诚,那是流淌在每个缝隙里的东西,不需要作者直接表述。
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在孩子表面那里看不到,但是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人类的基因埋下的孤独符号也许孩子比你更接近,所以其实儿童是最害怕孤独的。
但是他们不会去做这样复杂的思考,他们关注的是故事本身,他们不是用思维,用逻辑,用理性在看故事,他们是用心在看,用身体在看,所以他们比我们更能直达本质。书里狐狸告诉小王子:“看东西是有用心才能看的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也许小王子并不想告诉你什么,只是在述说一个故事,只要你静静地看就好了。
《小王子》问世72年,它在人类文化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作者安托·德·圣埃克苏佩里与伏尔泰、卢梭、雨果等同入法国先贤祠。
如果有机会一定让孩子,也让自己看看《小王子》,有些东西道不明说不清,甚至扑捉不到,但是它进入了你的身体,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